小区这种房子是反人类的存在

2023-02-26 16:32:15 +08:00
 god7d

居住密度太高了,一开始入住率低的时候还好,等入住率上来了感觉人特别多,感觉缺乏必要的距离。

隐私性也非常差,现在小区房屋质量差,隔音一言难尽,如果户型好可能只受楼上的噪音影响,户型差的还要受隔壁的噪音影响,特别是在有天井的户型中,低素质住户在整栋楼中的影响可谓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隐私性差还体现在楼间距上,小区里有一栋楼前面是个超大的草坪,因此这栋楼与前面那栋楼间隔了目测 100 多米,我十分羡慕这栋楼的楼间距和 100%无遮挡的采光。相比之下我这栋就尴尬了,开发商为了多塞一栋楼进来,愣是把 30 层的高层楼间距缩短到了小高层的距离,感叹真他妈是有钱有权任性,不符合规定的东西也能通过,我站在窗前对面人家在干嘛一览无余,现场直播,当然别人看我也是这样,只能整天拉着薄纱窗帘。对面更惨,夏天的时候都中午 12 点了,他们的十几楼还被我这栋挡着见不到阳光。

很多小区不论大盘还是小盘,都容易出现开车早高峰排队出小区的情况,物业被迫开杆放行,有时候物业作恶不抬杆,甚至出现小区内大堵车的情况。

再说物业,自己买个房背一辈子的房贷,每年还得固定给物业上供,停个车还得交停车费,物业服务凑活还行,物业要是不行又面临着和物业斗智斗勇。

总之,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导致感觉自己在住大学宿舍一样的感觉,后期可能考虑换到一些低层洋房或者远郊别野。在这种 30 层的鸽子笼里,想要平静且安静的度过余生,注定无法实现。

现在觉得自己家农村的宅基地真是好,地方大,随便停车,跟邻居完全不存在噪音问题,就是太穷找不到工作恐怕要饿死。有时候会思考,底层人高价挤在这大号宿舍,而不是像美帝一样家家独栋 house ,究竟是为了什么

1988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178 条回复
xmh51
2023-02-27 00:33:26 +08:00
补一个:缺少工作便利,教育,医疗,生活便利并且价格合适的大房子
xmh51
2023-02-27 00:39:16 +08:00
@vain 不知道您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第一点,比较面积,用全域面积比较非常不妥当,某地的承载人口和土地,环境,气候等客观因素息息相关,请比较可利用面积。
第二点 北京的房价明显的高于东京,这个因素非常多,不知道您是如何得出土地制度导致房价高的原因的?
vincentqi
2023-02-27 00:43:43 +08:00
中国的土地(乡村)大部分是集体所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允许买卖,如果要可以买卖,必须要政 /府收购成为国有土地。
levelworm
2023-02-27 01:07:40 +08:00
因为要揾你们几十年的劳动力
nobodyhere
2023-02-27 01:29:34 +08:00
疫情 3 年,战争 1 年,无论中美,各自丑闻样本之多,足以让 20%的人明白,无论在哪,80%的脑袋是从小被规模化 prompt 训练成人肉版 chatGPT ,默认设定各种公序良俗 /普事价值是必然遵循无需质疑的无论东方西方哪一套,逻辑早无法自洽了。
区别在 33 两银子法则的下限,要区分地区 /种族 /教育程度而有高低不一的套餐。自由税 /身份税 /健康税 /娱乐税 /铸币税 /排碳税 /爱国税 /信仰税,层出不穷,只要心智被虚幻的安全感锁死,怎么也逃不脱层层套娃的楚门监狱

无论红线土地够不够,6 亿房子能不能上证,房价要不要去金额属性,只要弄清当下资源调度者(牧者)
GuLuDaDuiZhang
2023-02-27 01:31:58 +08:00
我以为现在新房在隔音上基本都会做的好些,结果还是容易烂么。之后买房的要注意一下隔音问题咯,虽然买前很难实测,但可以挑天花板地板厚实的,窗户要用那种大牌的隔音窗,这样隔音就有基本的保障。

至于楼距、出行拥挤问题,感觉只能加钱换地方解决,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一线大城市是基本盘,大到不能崩的感觉,开发更多优质价廉的楼盘那得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过度阶段一线城市的土地财政还是香的,再多吸几口。不过大企业因为降成本搞了很多中心在二线地区,打工人也多些选择,我本想着一线已经固化,难有大的突破,是不是可以考虑去二线卷,二线或许还有更多增量,但现在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降速,很难像之前一样起飞了,互联网红利已经没以前那么猛了,下一个爆点又没有苗头,或许都已经结束嘞。

看未来二线能不能发展起来几个中心分流一线的人口,发展起不来中国就像日本一样,只有“东京”有工作,几亿打工人还得往里挤,权衡通勤、环境等各种附加价值无奈还是得买“鸽子笼”,这还是比较高端的打工人才能买的,大多数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只能和别人合租“鸽子笼”或者住楼距 0.5m 的城中村。总的来说还是要看经济,经济起不来或者起来的太晚,我这代打工人可能真就是奋斗辈子成为别人的福利自己是吃不到肉了。
caEsIum
2023-02-27 01:58:46 +08:00
有种说法是高密度的住宅楼就是未来的贫民窟。。
noreplay
2023-02-27 05:27:01 +08:00
我一直觉得建高楼可以说是点错了科技天赋的。现在的高楼,看起来是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到城市里面,实际上却是
davidyin
2023-02-27 07:20:44 +08:00
忘记那谁说的已经又六亿栋房子的数据,因为没有一块土地是你可以拥有的。
kensoz
2023-02-27 07:58:01 +08:00
在国外住过高密度住宅区的别墅,你说的那几个问题,一样存在
god7d
2023-02-27 08:21:25 +08:00
@kensoz 你住的别野是联排或者叠墅吗,不然应该不存在隔壁或者楼上的噪音
R18
2023-02-27 08:29:47 +08:00
不搞这种房子搞联排别墅,能容纳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吗
buyan3303
2023-02-27 08:37:18 +08:00
香港深水埗的笼屋居民表示很赞。
香港 90 平的房子,一千多万。我表示很赞。(欣然点头)
Eagleyes
2023-02-27 08:40:53 +08:00
@sillydaddy #43 您住哪里啊?二环吗?那是没有。

往外走一走,都不用太远,西三环,南三环,32 层的可能没有,25 层的大把,一梯四户,爽歪歪的,三环外还在建这种高层,没数,目测 20 层往上。

我统称这种楼——“筷子楼”,非常像跟筷子戳那。

新房子可能还好,也就前十年,后面居住密度,设施老化问题都上来了。无解的。
agdhole
2023-02-27 08:41:01 +08:00
住了十年的高层已买,只有多层洋房才是人住的,能住很久的,高层后期就是贫民窟
followNew
2023-02-27 08:41:28 +08:00
曹旺:住房条件好,不利于奋斗
twl007
2023-02-27 08:42:08 +08:00
小区配套道路问题也很大 绝大多数的小区的配套道路根本撑不起这么高密度的住宅小区

美国那个密度上班都堵的要死 国内这个密度交通堵塞太正常了……

还有小区的配套车位也根本跟小区不匹配 消防医疗教育其实也匹配不上 高层失火根本没有办法扑灭
Eagleyes
2023-02-27 08:45:42 +08:00
@noreplay 我不觉得是点错了科技树,只是人为取舍,只是现在更多的人不喜欢了。

30 层,如果一层 6 户是 180 户,一层 8 户,是 240 户。

如果换成 6 层,12-15 个单元,每层 2 户,也就是 2-3 栋楼,占地面积一下就上来了,如果是一户建,那就摊大饼 240 栋,市区面积有限,谁都想离工作地近一点,半小时内到单位最幸福了。

如果降低容积率,就会有更多的人住到 5 环外,6 环外,每天单程通勤 2 小时起步。。那滋味。

建高楼无非是牺牲居住体验换时间罢了。
lovepocky
2023-02-27 08:48:43 +08:00
buyan3303
2023-02-27 08:49:02 +08:00
@buyan3303 不是有意比烂。
分蛋糕的多了,有人没吃到蛋糕,觉得蛋糕是酸的。

塔国家家独栋,原因众多:
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工业发展,那时候的中国大概还是老妖婆统治的时候。
另外塔国人口相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多,
上面的一些人经常把“人口红利”放嘴边,人口基数大了,大集体的领导层就会考虑重新设计规划普通人的工薪。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91928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