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代码的你都知道同行水平吧?敢把自己乘坐的车子交给代码控制?

2 天前
 libasten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程序员对国内各种智能驾驶的评价,感觉有点意思的。

他说,很多人“胆子大”完全信任智驾系统,是他们不了解国内后台实现智驾的代码水平,很多都是用一些开源的方案修修补补,也就是业内人才知道“屎山”。

反正他是不敢。

我想问,有汽车行业的程序员朋友吗?你们是不是对代码执行结果的安全比普通软件公司高一些?
1324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电动汽车
152 条回复
DigitaIOcean
2 天前
@gransh #72 是。没智驾的时候都是剐蹭,没有车祸人命。你说都对,不要迷信智驾,迷信自己的智商比较好。
Felldeadbird
2 天前
都是写程序的,怎么会得出这种逆天结论。我建议你远离这个人。 等等。这不会是楼主的观点吧?


你这句话套用到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 “写代码的你都知道同行水平吧?敢把自己的钱包交给代码控制?”

现代工程里面,代码屎不代表不能跑。你代码写得很屎,但是 1+1 = 2 不会出错。只是后面的人无法重构了。
mwuxlcanrh
2 天前
智驾的对照组是你自己,大众的事故率只不过是一个参考。
举个例子,我自己安全驾驶了十几年,我肯定更相信我自己的实力。所以会在低车速的拥挤区域使用智驾来节约精力,而在高车速的车道自己驾驶确保安全。

低车速出点事故无所谓,不过是走保险赔钱而已。交给智驾可以节约精力,让我在高车速的危险区域专心驾驶。
crackidz
2 天前
国外的智驾就可信了?不是一样是屎山😂
tohuer00
2 天前
我不信。国内国外的我都不信。我只会在低速场景下使用智驾。
LifStge
2 天前
其实没啥问题 相信硬件的反应能力 固定的识别到的情况 比人强的多 前提是人保持清醒

但是很多普通人 我只能说 心真大.... 比如高速开车睡觉.....
lux182
2 天前
支付领域的安全应该是民用系统最高的.
如果汽车智驾能到达支付的安全性.那应该算是个里程碑
但支付宝一年也有个抽风的时候 哈哈
并且开放环境可比支付场景复杂无数倍
总结就是:智驾在目前软件工程领域根本做不到绝对安全,可能比支付系统安全还差.
开智驾依然要谨慎驾驶
z1645444
2 天前
现在全是生产验证阶段,等人命事故不被打压了再重新评定一次
Biggoldfish
2 天前
https://waymo.com/safety/

Waymo 的无人驾驶都商业运营那么久了,官网安全数据列举得明明白白,详细的事故数据集/report 官网都提供下载

代码都是有 bug 的,但路上更大的不确定因素是人(走神的、玩手机的、打盹的、酒后驾驶的甚至根本不会开车的),无人驾驶不需要做到 100% bug free ,只需要显著比人类安全就行
EVJohn
2 天前
把大量的,占用思考通道的,用智能驾驶去应付就好了。人只在可能的危险事件接管。留点精力。
tanranran
2 天前
newaccount
2 天前
特斯拉推出智驾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呦
yukino
2 天前
三哥外包写的智驾系统你敢用吗😨
lscho
2 天前
虽然我知道是屎山,但是特殊场景下,和人相比,肯定比人要可靠,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就行。

举个例子,支付宝每天的交易额,如果是人工付费、开票、收银,那出的问题更多
dem0ns
2 天前
不敢用 sgcc 的电,怕把车充坏了 ( doge
1252603486
2 天前
@DigitaIOcean #23 感觉这几个比车的复杂度低一点,车子在自动驾驶的路段情况太多了,为了照顾各种情况,代码就要写的多和复杂,众所周知越复杂问题越大。只能说你说的这几个出问题概率小,车子出问题概率大罢了
qxmqh
2 天前
@bfdh 国内的测试特别是官方测试,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jjwjiang
2 天前
开车开久了就知道,路上水平不如最基础的 LCC 的人太多了,车速控制,车距控制,走直线,走对车道,不走错口,这么简单的事一大半司机做不到。

智驾当然可能有 bug 有问题,但是智驾普及开了对同行率和事故肯定是有正面意义的。
jaylee4869
2 天前
如果路上的车全都是代码控制的,我 100% 愿意。所以我支持取消司机和方向盘。
Promtheus
2 天前
@xuanbg 感觉你像是在说一句废话。。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111051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