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beimenjun 2 天前 ![]() 开拓者的意义不是他走到的地方后人无法抵达,而是他走出了一条此前从未存在的道路。
这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另外一面。 |
2
macming 2 天前 via iPhone ![]() 看看红与黑、罪与罚之类的。世界名著这个概念太广泛了,很多是青、少向的。
|
![]() |
3
yukino 2 天前 via Android
这些书比较适合青少年,还是儿童故事比较适合我们成年人😍
|
4
testver 2 天前 ![]() 您现在这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挺好的。
|
![]() |
5
coderluan 2 天前
中学就听过,现在才看,说明也没多魅。我感觉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能让感到一种时代之下的宿命感,这点如果没对上,只看剧情冲突的话,那其实走在最前面的其实是网络小说。
|
![]() |
6
pandachow 2 天前
所以你原来以为这些书写的是一些离奇诡谲的故事吗?
|
![]() |
7
Frankcox 2 天前
所以金庸本人都说自己借鉴大仲马。。。
|
8
V2LIYANG 2 天前
不太喜欢看小说,喜欢知识类的读物。
|
![]() |
9
liprais 2 天前 ![]() 书还是读的太少了
|
![]() |
10
cmdOptionKana 2 天前 ![]() 我也一样,我昨天随便刷了几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普视频,就对牛顿祛魅了,牛顿也就平平无奇。
|
11
TWorldIsNButThis 2 天前 via iPhone
早期的名著有些是某种现在流行的文体/风格/技法的开创者所以被称为经典
|
![]() |
12
february2 2 天前
个人觉得,有些书是有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的。
小时候看三个火枪手动画片看的挺津津有味的。后来看了原著,就觉得呃......法国当时关系好混乱,情妇这种事都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行吧,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 |
13
sky3hao 2 天前
看悲惨世界
|
14
casstiel 2 天前
齐泽克说简·奥斯汀是文学家版的黑格尔,《傲慢与偏见》是文学版的《精神现象学》。
|
![]() |
15
FeifeiJin 2 天前 ![]() 《百年孤独》,对于我来说而言,断断续续花了一年时间读完。里面人物关系完全记不清,只记得一些吃土少女、还有大女主核心轴乌拉尔苏,看完之后也难以理解它成为名著的理由。
而我转念一想,这是一本记录了一百年间的家族兴衰史,里面的战争啊,改革啊对于我一个外国人来讲,完全没有感触。假设把它平替为《活着》,余华也是用一个家族的苦难史,将那些历史瞬间深刻地映在我眼前,打地主、土改、饥荒等等的历史事件就鲜活了,我想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但《老人与海》则完全不一样,那个结局对我冲击太大了,读完就觉得这必须得是名著。 还有阿加莎的《无人生还》,读完就觉得,天啊怎么还有这种书? 最补一个《罗杰疑案》,看完就觉得自己是个傻子。 |
![]() |
16
cmdOptionKana 2 天前 ![]() @february2 如果你看完的总结是 “情妇这种事都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就基本告别文学了。首先小说里的故事不代表当时的现实社会,其次小说更多的是刺激思考或者提供趣味性,优秀的小说从不直接给答案,不会直接得出这么简单的结论,它更可能告诉你人性是复杂的、难以评价的。
|
![]() |
17
me1onsoda 2 天前 ![]() 你要是这么简化的,红楼翻译成外文也可以跟小时代差不多
|
![]() |
18
BingoXuan 2 天前
人家在于开创了套路门派。《叛逆的鲁路修》整个故事有一半情节就致(chao)敬(xi)了《基督山伯爵》,另一半就致敬了《哈姆雷特》。美剧《复仇》拍了那么多季,还是《基督山伯爵》的剧情(后面就变成肥皂剧了)。我妈时不时会看的《琅邪榜》其实也是致敬了。某人少年得志却含冤陷入困境,巧得贵人相助,最后改头换脸,一步步复仇成功。
呼啸山庄的狗血故事简直各种电视剧狗血鼻祖。简爱何尝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 |
19
spike0100 2 天前 via iPhone
现在读书多了再看确实一般。小时候没电视没手机甚至没书看的时候看的是津津有味。
|
![]() |
20
DigitaIOcean 2 天前 ![]() 尊重自己的想法
很多名著,包括中国的,是时代的产物 有些我们现在看上去仍然有价值,可有些却已经完全感受不到美感和作用 就让文学考古家去学吧 相信自己的感受,不要内耗,是垃圾就是垃圾,别人说的再天花乱坠也没用 |
![]() |
21
maddot 2 天前
中学课本不好看正常
如果你只想看故事,那金庸真是秒杀很多名著 就拿代码来说,我们说一个项目的代码好,是因为它功能多吗? 像百年孤独,开创了一代的叙述手法 余华莫言之类的都是靠模仿它吃放的 它展示的是一种叙述的技术,你欣赏得了这种技术之美,才能感知它好在哪里 |
![]() |
22
maddot 2 天前
*余华莫言之类的都是靠模仿它吃饭的
|
![]() |
23
unclemcz 2 天前 via Android ![]() 金庸写的就是文学名著呀,如果连雪山飞狐连城诀这种水准的都不能算名著,那名著的门槛也太高了。
|
24
punkerhyde 2 天前
让你这么一说,确实肤浅了不少。
|
25
sampeng 2 天前
让你看名著。。。不是让你天天看情啊爱啊。。。
|
![]() |
26
littiefish 2 天前 via iPhone
你说这几个,我怎么一个都没看过。。
|
![]() |
27
qunali 2 天前
还是看四大名著吧
|
![]() |
28
xiangbohua 2 天前
不怎么看书,不过我觉得名著之所以是名著,肯定不光是故事本身那些,应该还有很细细节值得研究。否则西游记也就是四个人一路打怪挑了几担子经书回去而已了。
所以如果喜欢就可以多看看,仔细研读,不着急评价他 |
![]() |
29
gushu 2 天前
金庸琼瑶都不敢评价自己的书等于名著。名著这种从来都是小众的读物,当你无法获知名著的深意,往往是文化背景、阅读技巧、鉴赏能力等无法匹配上名著,而非名著不过如此。
承认自己与阅读能力出众的人存在差距很平常,但若抛出名著与金庸琼瑶作品一般的观点,怕是两人都得认为这观点愚不可及。 |
30
SchwarzeR 2 天前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很多作品的都能从欧美或者国内名著找到模版
比如: 基督山伯爵 哈姆雷特 王子复仇记这样的随手就能举出例子:狮子王、鲁鲁修、最终幻想 15 |
![]() |
31
danhahaha 2 天前 ![]() 你读完英文版《 105 个男人和 3 个女人的故事》也会祛魅
|
![]() |
32
lihua 2 天前
我上了个推,对特什么普也祛魅了。。。
|
33
coderzhangsan 2 天前
作品不看内核,看什么叙事手法,也是醉了,所谓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留下来的,在不同时空历史价值观检验下仍然有积极意义,当然了欧美名著是有的,但是大多数都是意林读者那帮人鼓吹包装出来的,所以你有一些阅历之后,自然而然就可以看出其本质。
|
34
wgsgyes 2 天前 ![]() 儿子学校布置寒假作业,要求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哎,想想俄乌战争,我都不知道怎么给孩子介绍小说背景。 教育部的老爷们,真是脱离现实世界太久了。 |
![]() |
35
dake0805 2 天前
「我在台南,无聊的要命,每天可以看几十本武侠小说。后来,我叫他们帮我租最厚的小说来看。其实以前的人,跟我们现在出来混的人,真的很像。有一个老包,大家都以为他吃错药。我记得,好像全城的人都翘头了,而且到处都被放火,他一个人要去堵拿破仑,后来还是被条子削到」 「《战争与和平》,其他的武侠小说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一本。」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
![]() |
36
lambdaq 2 天前
你得放在作品当年同档期的对比啊。当年文学作品都是些啥货色?
|
37
jheroy 2 天前
@cmdOptionKana 要知道牛顿出生的时候我们还是明朝
|
![]() |
38
harryWebb 2 天前
文学作品借鉴的很多的,就算是现在的斗罗大陆之类的网文,都有很多借鉴早期金庸小说的影子
至于文学作品能不能成为经典,其实我一直觉得看的是历史背景 虚构的历史背景发挥自由度高,真是的历史背景有时代局限性才会成为经典 但是光从好坏论断的话,其实也没啥好说的,因为剧情很容易雷同 但是谁让那本书写的更早呢 拍电影也一样,技法第一个用,那你就是创始人 |
![]() |
39
mertas 1 天前
一些书好像就是适合一定时间看
|
![]() |
40
mogging 1 天前
能坚持看书就超越很多人了
|
41
chenliangngng 1 天前 via Android
你就一定要挑情啊爱呀这些的看?估计《百年孤独》你就绝对看不下去,更何况《战争与和平》
|
42
TsubasaHanekaw 1 天前
佛本是道也是神书,要是在明朝就没封神榜这垃圾的事情了
|
![]() |
43
LotusChuan 1 天前
余华之前来我学校演讲,正好当时也是中学时代,其中谈了《包法利夫人》的一段剧情:妻子在丈夫面前和情夫用脚在餐桌下调情。他觉得写得很好,但那会我还不理解这有什么好的。
直到我后面在各种领域都看见这种剧情,代入发现还真是,写得真好。而这段剧情在一两百年前就被创造出来了,在多少年后的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有意无意都会用的桥段。尽管世界早已翻天覆地,经典永远闪耀。 |
![]() |
44
echo314 1 天前
名著不就是名人的著作嘛,你看网文作者辰东大神的几本经典作品也可以是名著。
金庸的几本作品也可以是名著。 要祛魅,也要承认他们的价值,都是各自时代的产物。 |
![]() |
45
cmdOptionKana 1 天前
突然想起很多窦靖童的年轻粉丝,他们偶尔刷到王菲的视频,会说王菲像窦靖童。
虽然他们的说法对王菲不敬,但他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确实更熟悉(先熟悉)窦靖童,后来(或偶尔)才看到王菲,如果不被传统文化影响的话,最直接的想法肯定是 “这个比较陌生的人,长得很像我熟悉和崇拜的偶像啊”。 同理,如果一个人先读现代的小说,然后再读从前的名著,最直接的想法也是 “这个名著故事也没有新意啊”,虽然现代的作品其实才是“儿女”,名著才是“父母”。 |
46
kkwa56188 1 天前
看名著多慢, 看看世界名画好了, 想喷的话, 效果是一样的, 还省时间
|
![]() |
47
baizhu 1 天前
这就好比看老电影,感觉情节老套,实际上是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后面的模仿显得他们老套了
|
48
nuII 1 天前
故事只是载体
|
![]() |
49
jetyang 1 天前
文学品位也要培养,先试着读出红楼梦和小时代的差别
|
![]() |
50
shyrock 1 天前
|
51
arigatuo 1 天前
所谓"名著"只是后人人为添加的 TAG 啊, 说到底就跟豆瓣的书单差不多, 作者哪知道会被收进书单啊,说不定人家自己还不想呢
|
52
lazydao 1 天前
不知道 op 有没有经历过 CD/DVD 时代,当年去租碟选片的时候,总是会先看看剧情简介,然后就发现是千篇一律的乏味。
把任何东西压缩成三两句话来总结,都会显得乏善可陈。 |
53
wwllxm 1 天前
@cmdOptionKana #10 难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