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肠胃状况已经记不清楚了。病久了,就不太记得正常是什么感觉了。只能回忆起几次比较严重的不适。
初中某个夏天,刚吃完饭就严重腹泻。去厕所路上憋屎的汗、跑厕所的汗,再加上旱厕的臭味和蛆,印象深刻。
还有一次,上吐下泻,吃什么排什么,几乎虚脱。
另一次是在高二的时候,期中考试的前一天,整日腹泻,也是几乎虚脱。
这几次都没有去诊所,最严重的那次只是吃了一些家里备的消炎药。其他两次,因为在学校,也没有意识到这是病、需要借助药物,全凭身体自身修复了。
大概从那时候起,到最近两年,对肠胃的认识,都是不吐、不腹泻就是正常的,只要大便能排出来就好,不管便便状态是否正常。
接着是持续的大便不成形、偶尔的肚子痛和拉肚子。直到高考完,我爹去找了中医大夫(找的时候是兽医 orz ),抓了一些中药,肚子算是有了一些改善。但还是没有完全正常,吃生冷食物,必拉肚子。
22 年底,春节前跟领导喝酒。喝了大量的啤酒,从那次开始,几乎每天到了下午都要肚子痛。大便由之前每天一次,变成了每日两次。大约是 22 年的 8 、9 月份,挂了中日友好的消化科号,医生问了几个问题,诊断是肠易激、肠胃功能弱,给开了些益生菌。吃着益生菌、忌辛辣生冷,大便基本正常了。但一吃水果就又完蛋。
23 年初,跟同事们一起吃饭时聊到我的肚子,大家都建议做个肠镜。我一拖再拖,直到 23 年底做了肠镜。做肠镜时发现了一个肠息肉,当时就切了。卧床大概两周,避免切口出血。
做肠镜前,每天下午肚子痛的呲着牙,需要使劲按压缓解疼痛。做完康复后之后,基本没有疼痛的感觉了,吃生冷也都没啥问题。不过大便还是没有完全正常,特别是 24 年春节吃了我妈认为没变质的皮冻之后,大便明显变得更差了(持续性)。
说重点,这次肠镜简直太值了。从长期疼痛中解脱的感觉,嗯~超值!
我的情况,医生建议是满一年复查。我还没去,等天气暖和了去约。
怀疑身体哪里有问题,及时就医。没问题最好,有问题发现治疗。一定不要拖,在拖延期间,会一直怀疑有病,容易焦虑、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可能造成病情恶化。
病从口入不是说说而已,不要吃剩菜、剩饭,变质的东西直接扔,不要心疼。比起经济损失,健康更重要。
呼吸如同吃饭一样重要,现在很多出租房空气质量不合格,及时离开这样的环境。比如换了一个新环境,皮肤瘙痒、结膜炎、湿疹、鼻腔刺痛、脱发,那就得注意了。
不要过分迷信某个医生,感觉不靠谱的时候,换个医生/医院试一试。
![]() |
1
qwertyzzz 2 天前
肚子痛具体是哪边呢 我大概去年 9 10 月份 左下腹偶有隐痛,怀疑是泌尿系统 但是做了 CT 没事,后面又不怎么痛了 但是都是偶尔会出现一次 ;最近也有点怀疑是肠 消化道方面,胃的话之前有出现过胃炎,最近还好,然后就是 p 变多 偶尔一天大便 2 次 但是有的时候是 p 其实 基本成型的不会拉稀
|
2
chuck1in 1 天前
再加上旱厕的臭味和蛆,印象深刻。
这形容的确实是印象深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