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全是诈骗”

2023-08-04 06:10:00 +08:00
 kkocdko
title: 驳“全是诈骗”
date: 2023.08.04 05:15
category: Private
tags: Essay Cheating
excerpt: 什么诈骗,你才是诈骗呢

看到 一篇文章,对“被诈骗”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了一些描述。我觉得很有意思,希望扩展一下,对目前反诈宣传中个人认为不科学,不合理的一些文案发表一些观点。

我们先来看一组网络上找到的文案:电信诈骗 “八个凡是,六个一律”

在我们学校的宿舍走廊,此类文案随处可见。我走出门给各位写两条:被人引导美团金融,京东白条全是诈骗!提到花呗,借呗,小米钱包等平台全是诈骗!

这两条文案明面上的问题很清晰:这些平台毕竟都合法合规,大学生大多也已具有完全民事能力。“提到某平台就是诈骗”这种说法,无疑犯了概念偷换的逻辑谬误(如:钱可以买到爱情,因为约会、生孩子啊都要钱。同理,提到小米钱包就是诈骗,因为某年月日诈骗案中提到了小米钱包)。

那么,什么是我所认为的较为科学、通用的反诈文案呢?我个人想出的比较合理的是“涉及钱财,保持冷静,多方求证”。这是因为我观察到大多数电信诈骗案例中,都有“受害者轻信诈骗者话术”的特征。在中奖等巨大利益的喜悦,或是牢狱之灾等危机关头的恐惧中,完全听信他人的说辞,是遭受诈骗的关键。而保持冷静,多方求证,则能让我们看清全局,充分认识真相,识破骗术。

当然,可能我的文案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上文逻辑谬误文案中的深层原因却值得一提。为什么反诈宣传中,“一旦提到 xxx 就是诈骗”的文案极多,而“保持冷静,多方求证”类似的文案就几乎没有出现过呢?

我认为,这可能包含一些不能说的原因。如果号召大多数人都“保持冷静,多方求证”,再列出一些“宣传高利率低风险权威背书,钱财有去无回”之类的关键特征,那么许多当局的做法在“多方求证”后,可能就和诈骗有一些关键性的相似特征了。

而宣传通过“关键词匹配”的方式辨别诈骗,则没有此等风险。只不过要让基层办事人员多花点苦功夫,多枚举一些“花呗借呗小米钱包白条微粒贷”这样的关键词来印刷海报罢了。

381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29 条回复
pjxxcc
2023-08-04 10:18:23 +08:00
简单地说就是,民智开了不好管理。
有的人不希望老百姓有太多思考,大多数老百姓也习惯了不思考。
0x663
2023-08-04 11:59:20 +08:00
有没有一种可能最初的防诈骗文案就是这种 “涉及钱财,保持冷静,多方求证” ,后来发现用更弱智的文案效果反而会更好才通篇改的。
wonderfulcxm
2023-08-04 14:13:22 +08:00
以前我也觉得像前面一些回复说得那样,受诈骗的人是因为自己认知水平低,没有思考能力,说简单点就是傻,诈骗的犯罪分子也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看上去很蠢的套路去筛选这部分人。所以宣传部门也基于这些“傻瓜”的特点,设计了这些简单粗暴的口号来警告他们,似乎也有道理。

不过我最近又看了一些缅北电诈的节目,有一些新的观点,被诈骗也许跟个人背景没关系,无论你是文盲还是大学教授,总有一种套路能让你上当,你还没被诈骗,可能只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那个适合你的剧本。没有一直会理性的人,这是人性的弱点。
evalcony
2023-08-04 14:27:03 +08:00
一刀切省时省力责任低
hazardous
2023-08-04 14:36:39 +08:00
“如果能挣钱为什么不自己买?”
其实这个还真不一定是诈骗,比如股票你自己买没啥用,如果能号召大家一起买就能一起赚,虽然最后也得有人买单。
tyrantZhao
2023-08-04 15:05:28 +08:00
实际内容和宣传不符确实是诈骗,还得有分辨能力才好。
NoOneNoBody
2023-08-04 15:48:39 +08:00
1.宣传不是论文,有夸张众所周知
2.“被引导”和没被引导不一样

不过,如果认为宣传的对象是白丁,那有必要向他们宣传一下第一条
NoOneNoBody
2023-08-04 16:00:58 +08:00
@wonderfulcxm #23
我也在思考另一个方向:诈骗发生率和社会信任度有没有关系

看似是受害人信任了骗子
但本质上是否反应出受害人无视社会周知的信息,只相信自己的认知
当别人(多人)劝阻时,他还是以自己认知为判断,不信任别人的劝告
总的一句,他们信的可能是:出事了,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没人帮你。那些出手帮你的人都是出于自己立场的“伪善”,要么是 KPI ,要么是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olaloong
2023-08-04 16:09:37 +08:00
能想到这一层的,本身不是诈骗高发人群(虽然被诈骗的也不少
面向大众的口号,讲究一个简单粗暴,直入人心。各种前提、限制加上去,宣传是严谨了,效果就没了
毕竟人群是不可能理性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96225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