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对 V2EX Plus 作者的口诛笔伐中,还是可以听一下他的解释的

2023-05-14 14:18:37 +08:00
 clearc
虽然正是热点,还是链接下前情:

提出疑义: https://tanronggui.xyz/t/939486
站长声明: https://tanronggui.xyz/t/939839
作者解释: https://tanronggui.xyz/t/939852


本帖观点:

1 、存在客观上能够被站方和用户认为的恶意行为(未主动告知的非授权访问、可以远端控制的配置)。

2 、作者的回应具备一定合理性,能够部分解释动机和行为,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回避性论述。

3 、站方做防御措施、用户删除并举报都没有任何问题,也是应该做的。

4 、现在大家情绪都有些激动,但对作者动机是否本身具备恶意,在没有实际证据前(如确实涉及黑产等),建议减少先入为主的判断。同时如果有确凿证据显示有问题 ,支持警务处理。

5 、作者应该更积极论证自己动机的合理性以及对此结果的担当。


理由:

1 、在作者解释中,说明了全部代码是开源的,包括后端结果也是公开可验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恶意动机的怀疑度,对于帖子中质疑的修改后台和删除等问题,也给出了还算合理的解释。(当然开源并不能成为脱罪石,其后续解释是否为真需要严格验证)

2 、作者说明开发时为学生,对隐私等方面不了解。这一点如果为真,确实能够部分阐释既开源同时又做“恶意行为”的矛盾点,大家学生的时候应该或多或少都有点想炫技同时又没有那么在乎一些用户隐私的欲望。

3 、作者目前为实名,自称也在一家公司创业,能够极大增加其论述可信度。

当然即便所有均为真,也无法回避实质上本插件实施了对站方和用户的允许外的恶意行为,还是需要作者体现一定的担当,即便是学生时期的项目。

出了问题,透明是解决的良药。在秉承着受过基本教育的人本性非恶的基本原则下,目前情况我选择偏向于相信作者论述,但是也欢迎被打脸。
782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32 条回复
yolee599
2023-05-14 20:25:23 +08:00
爬虫默认开启,没有一点坏心思我是不信的
azure2023us559
2023-05-14 22:24:16 +08:00
花里胡哨的东西,不用不就完了。
wjx0912
2023-05-15 09:11:51 +08:00
虽然不用这个插件,大家点到即止。360 腾讯百度哪个干的不是这个的千百倍
coolloves
2023-05-15 09:30:16 +08:00
已经养成习惯,下油猴脚本,先看代码的 xhr 请求了.有外域的,仔细看下
encro
2023-05-15 10:02:05 +08:00
最近 V2EX 流行公关文,反转?
xubingok
2023-05-15 10:37:03 +08:00
利益不相关,也没用过这个插件.

我说评论的各位哟,都已经先入为主的戴上"灰产"的帽子去看待这个事情,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至于是不是灰产呢?这个很容易判断吧?
ohwind
2023-05-15 11:01:27 +08:00
@encro 合着别人解释和网友探讨都是反转是吧?你要不要考虑下是不是自己公关文看多了才会觉得到处都是公关文?
encro
2023-05-15 11:20:28 +08:00
@ohwind

你说得对,看太多了。活了几十年,类似混淆视听,故意搅乱是非的案例见太多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

比如 v 站前面 python 书纸薄的,某跑路的机场,某卖水果的...

事实怎么样无法辨别,作为消费者,我认为正确的选择就是 --- 避坑。

我只是发表我的感叹,我认为我无法已无法辨别,因为获取的信息很片面,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要去看个别的情,而是事情的合理合法。

听其言,观其行吧。不宜过早下结论。对于任何下结论的,我们都需要持怀疑态度。。。



“也欢迎被打脸”

呵呵。。。
LaGeNanRen
2023-05-15 11:22:31 +08:00
《我是学生,再给我 50 》
ohwind
2023-05-15 11:44:07 +08:00
@encro 有没有一种可能,既然这个插件是开源的,你完全可以去对照源码去看这篇“公关文”的合理性?你既不愿意看源码自己分析,又不愿意听别人的分析,还要说别人是公关文,你这样是否有点不太合适?
encro
2023-05-15 12:00:33 +08:00
@ohwind

所以,我打了个问号。

是你帮我拉直作为肯定,我没肯定,我只是发表我对文章的疑问而已。

对于这个插件,我没有结论,我没有用过这个插件,也没看源码,以后也不会看,只是发表下个人感慨:最近反转文看的比较多,一个东西一旦多起来,那么究竟是大家都独立思考,还是有人故意混淆视听,就得好好辨别了。

确实因为表达不当,让其它人对这个插件和文章产生负面看法,表示抱歉。
cdswyda
2023-05-15 12:22:13 +08:00
第一,客户端进行这个操作,本质上很危险,用户的所有信息对他都是透明的,让用户完全信赖他,有点难。
第二,默认开启,且没有明显提示说明,比较不能接受。

我没用过,但是我认为这个行为约等于黑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93987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