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upnocup 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丙球并不能够很靶向地针对自免病,只不过丙球能够普便地起到“中和”作用,正常人血浆总蛋白含量大概 150g-200g ,每天 10 支丙球进去,就 25g 了,能够粘掉很多血浆里很大比例的“不正常”和“正常”的蛋白,其他非蛋白成分,如毒素、炎症介质等也可能通过吸附等各种方式被下调,从而起到治疗作用。重症感染病人身上,丙球当然也因为这种“万金油”而有作用,这是丙球的常用场景,当然丙球绝对不可能作为主力。
目前没有针对 Covid 的丙球上市,即便有,作用也不大,因为静脉被动免疫没有多大作用,更何况 covid 不需要入血就能致病,如果非要被动免疫,不如 anti-Covid-IgA 有用。不过,要是真往这方向研究就是加错技能点了,被动免疫哪有诱发主动免疫(疫苗)有用。
丙球短缺不可能是炒作的结果,因为这东西,生产厂商的批发单价被控制地很死,产能也有限,而且不可能短期提高,所以厂商没必要去炒作。医院更不可能去炒作,因为销售价格是死的,而且自己的病房都不够用,还有啥余量销售。黄牛也基本没有,因为黄牛不可能拿到货,生产商不能销售给没有资质的单位,再怎么走关系都不行,因为上下游环节的帐都要对得上才行。
为什么短缺,因为献血者少呗,未来会更缺,因为这一段献血者更少。到底有没有用,肯定是有用,毕竟以前平时治疗重症感染也会加上丙球。你可以认为某一个医生是庸医,但不可能所有的医生都是庸医。你可以认为,治疗新冠的医生是庸医,但不可能平时所有在治疗重症感染过程中用丙球的都是庸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