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啊,说话全是情绪。

2022-12-22 15:12:28 +08:00
 wuweijia
#### 你问,明天你们公司上班么,最近 yang 的这么多?(我想问有居家么)
他回答,不上班等着饿死么,然后开始喷。
797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83 条回复
locoz
2022-12-22 18:12:58 +08:00
@yjim #57 你需要了解的事实:
1 、语言是由大众定义的,而不是由“官方”定义的,“官方”严格来说是在归纳,以及在语言混沌时期建立统一基础规范。
2 、语言是会随着大众的用法而改变的,无论某个个体或“官方”认为是否“正确”都没用。
3 、随着网络上且尤其是年轻人中像“有没有可能 xxx ?”这种表述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流行,反问的含义早就已经慢慢变化了。

如果按照定义中的“反问句”来解读,“有没有可能 xxx ?”转换成陈述句是“就是 xxx”,或解读成是表达疑问,说这是在通过疑问句获取更多细节信息。

但在实际使用中,“有没有可能 xxx ?”通常是表达“我告诉你有这么一种可能性”的意思,既不是表达疑问,也不是表达一个肯定的回答,已经偏离了以前的定义。

至于“这有啥好问的? 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如果你觉得是前半句的问题,那去掉也是一样的,后面半句同样带有鄙视的意味。所以说还是语气问题。
723X
2022-12-22 18:31:32 +08:00
@locoz #49
疑问句:有没有尝试过 xxx 这么处理呢?
反问句:难道你没尝试过 xxx 这么处理?

简化理解:(一般以“难道”开头或着包含“还没”的大概率反问句)
疑问句:你来了没有?你为啥没来?
反问句:你怎么还没来?你为啥还不来?

补充个烫知识:
“有没有一种可能,xxxx”这种属于疑问句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知道 xxxx 吧”这种典型反问句
723X
2022-12-22 18:38:03 +08:00
@yjim #38 确实,个人理解是直接骂人属于“绝对骂人”,一发现铁实锤,阴阳怪气属于“相对骂人”要关注到上下文或着了解些知识和流行词才能觉察
locoz
2022-12-22 18:54:22 +08:00
@723X #61 有一说一你举的例子其实是更加证明了语气、表述方式的重要性,而不是是否属于定义中的“反问句”。

像“你来了没有?你为啥没来?”这两句,相比起“你怎么还没来?你为啥还不来?”而言只是少了些质问的味道而已,语气上仍然可以理解出火药味,有种上位者向下位者问话的感觉。

相对更温和点的说法是:“是不是有啥事耽搁了?怎么还没来呢?”
虽然同样有“还没”,但由于将两个问句调换了位置,先表达了关怀的意思,同时在“还没来”后面加了个“呢”,也减淡了一些第二个问句的火药味,整体给人的感觉就会舒服很多。

关于“有没有可能 xxx ?”这种语句,你这条回复的上面那条里我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Jamari
2022-12-22 19:21:17 +08:00
谁说话不带情绪?完全平和状态下就不会说话了
liuxingdeyu
2022-12-22 19:24:51 +08:00
疫情这件事很神奇,明明一堆数据论文,一群人非得靠着屁股发言
zxsa
2022-12-22 19:48:50 +08:00
装你妈外宾呢?为什么会这样心里没点数?
haroldji
2022-12-22 21:43:55 +08:00
过的不爽呗,哈哈哈
Andreas8
2022-12-22 21:52:04 +08:00
因为多数公司阳了让请病假🥸
lucays
2022-12-22 21:54:36 +08:00
@liuxingdeyu 很难讲啊,数据论文本身,也很难避免带屁股
就像最有名的上海 90%无症状,有症状里只有 4%发烧,也是有数据论文的
现在还有人信吗。。。。。。。
96%发烧可能都不算夸张
R0ckyY2
2022-12-23 00:33:20 +08:00
说话全是情绪,不是这社会环境造成的么?看着社会和国家这个狗样子,不带情绪就怪了。
meteor957
2022-12-23 00:47:41 +08:00
网络上大量使用 反话+暗讽+捧杀 的交流方式,造成部分人对此比较敏感,引发误会。

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加上“没有恶意”之类的定语,或者补充一下提问的原因。

或者干脆忽视,不排除有些人很自卑,攻击性比较强。不管你怎么说,他都会开喷。
Ashore
2022-12-23 06:50:12 +08:00
有钱谁愿意去上班。。。
jonsnow93
2022-12-23 09:44:00 +08:00
个人来说可能是不喜欢交流时候那么多反问语气,比如我前公司的测试发现问题的时候来一句:你这里实现不应该是正确的吗?虽然知道可能没有恶意,听起来就有点膈人
liuxingdeyu
2022-12-23 11:50:06 +08:00
@lucays 怎么说呢,论文是会带屁股,毕竟是人写的,人肯定带屁股,但是看看 who 之类的建议和柳叶刀新英格兰之类的论文还是可靠的
57L49t45Jo9IJvge
2022-12-23 13:57:03 +08:00
我说大家啊 看来口罩没带够。。。。
arvin01
2022-12-23 13:59:37 +08:00
@wuweijia 对于这种回复,指你的那个群友,如果是我,应该会直接给他点个赞
yjim
2022-12-23 15:19:19 +08:00
@locoz 你的 1 ,2 点看起来就很可笑,大众是盲目的,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不是没有,建议你查查“奇葩”的前世今生。

大众创造新词无可厚非,但是把原有词汇的词义曲改了就很可笑了。

你如果认真看了我的回复就应该发现我有明确表达过 文字是苍白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带上各自的情感去阅读。这种潜意识的情感来自你的经历(现实中的人曾这样在你面前表达过,且让你记在潜意识里)。

“这有啥好问的? 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 你说把前半句去了,后半句同样带有鄙视的意味。

不好意思,这正是你的经历告诉你是这样的。

如果别人跟我说“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 我会觉得 “啊,我怎么连这都没想到。”,就像他对我说“xxx 这么处理不好吗?”是一样的感受。
但是如果他说“这有啥好问的? 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 我会觉得 “哦,谢谢”

你觉得后半句也是鄙视,只能说是“你”的理解。不是“我”的。

相比之下陈述句,就没那么多给你生气的余地了。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 XXX”
yjim
2022-12-23 15:26:35 +08:00
@locoz
“有没有可能 xxx ?”通常是表达“我告诉你有这么一种可能性”的意思,既不是表达疑问,也不是表达一个肯定的回答,已经偏离了以前的定义。

请问这种句式以前的定义是什么? “有没有可能”本身是疑问+假设,这句式的定义并没有发生变化。

然后这也不是一个反问句,跟我们讨论的反问句有什么关系(你提的第 3 点)?反问句的定义是一种陈述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locoz
2022-12-23 16:51:49 +08:00
@yjim #76
无论你再怎么觉得大众是盲目的,都无法改变“语言会随着大众的用法而改变”的现实。新华字典啥的收录新词在我印象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字词含义的调整也不是一个两个了,多得是原有含义与现在完全不搭边的情况,这就是现实。

至于“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并不是“我”经历的别人的表达让我觉得这有鄙视的意味,我个人听到这种表述并不会觉得有啥。但我在经过多次无意中这么表达过之后,有些人给我的反馈就是偏负面的,事后分析才明白是这个说法会让有些人觉得有鄙视的意味。

而极其平淡的陈述句,和经过修饰的问句,目前在我碰到的情况看来都不会给人负面的感受,且后者在引导思考效果上明显更好。

@yjim #77
这种句式以前的定义我前面已经说过了,你自己也补充了疑问类理解的情况下是疑问+假设。而在当下的情况,我前面也说过了。

不过你提醒了我,再补充一点,说这种句式是“我告诉你有这么一种可能性”不太准确,或者说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只是我个人使用时表达这个意思较多而已。实际上在表达比如“我告诉你就是这个原因”这种肯定的观点时,也有很多人会使用这种句式,在 B 站尤其多见。

随便拿个比较日常的事情举个例子,比如 A 的手机放在桌上自己没看到,到处找手机,但 B 早就看到了。这时候 B 可能会说:“有没有可能手机就在你桌上?”,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是“手机就在你桌上”。

所以如果说“有没有可能”是疑问+假设,这种情况很显然并不符合,人家表达的就是一种肯定的观点。

而如果按照反问句的“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这个定义往上套,那在这种用法下,“有没有可能 xxx”就是反问句。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90413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