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eReamond 我资料习惯翻来覆去的看。官方文档都读过了才开始部署业务。。。。包括比如 redhat centos 之类的 release mail ,各种 doc 我都搞进去看的。。。。屏幕时间久了之后就类似小米手机的护眼模式了。。。。。更加仿纸张。消除不了的小黑点导致整个屏幕越来越发灰。
没有多个对比不知道的,如果有两只,一下子就发现了。比如某打卡手机。。。。我感觉就蛮不错了。。。。我的天天当日常手机出门用,开导航什么的。就跟朋友一批的不一样了。他就打个卡。我一个月用这个手机刷海鲜市场都能刷到几个 g 流量。强制全刷操作也干净不起来了。。。。。其实原理跟 NAND 颗粒有点类似的。。。。可能墨水屏的擦除次数跟 SLC 差不多?
刷的量要非常非常多才会有可以看到的控制不了的黑点或者变不黑的部分。字体就没法像新的那么锐利了。看还是没问题的。毕竟不是 oled 烧屏那样留字迹。。这是我的发现。没找过网上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比如之前咪咕库存泡面盖不少人收到货就跟我说的情况差不多。
有可能墨水屏擦除次数跟闪存一样是有限的,擦除次数多了之后就没那么清晰了。
显像管 oled 等离子之类的技术不适合固定显示。
普通各种 lcd 我感觉应该只要开启就是一直在刷,不管内容变不变,没什么影响。
而墨水屏应该是类似闪存,擦太多了就废了。
锐利性,跟纸还是没得比的。比普通屏幕舒服。还算有价值。
超市标签那种我也捡了,跑 ntp 时钟。没有那些 up 大佬们的那么干净。。细看已经蛮多瑕疵了。。。。但是这批东西给我再当 10 年时钟应该基本不担心。
机顶盒之类的随便就近 u 口取电,两个 2.7v 超级电容供电。给长辈们都装了。就几点几分最简单的显示一分钟一刷。。。。
我还有很多,到时候给他们加几块,增加天气。农历功能,一个小时一刷,温度和 2 小时降雨什么的。。。。。最近不想写这种没什么挑战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