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gchun #54 别捡到个知识点就到处用,我上一次用水熊虫举例子是还是初中,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年头信息互通便捷,知识库举例池也该跟着涨涨版本号,再说关于水熊虫的生命力从一开始就是媒体夸大炒作与现实相去甚远。
要论低功耗也轮不到水熊虫出场,至于那些低能耗前一二梯队的,还别说,真的大多都没脑子,但它们铺满了整颗行星。你确定要拿人类和这帮从冥古苟到现在的大佬们比吗?地球生态圈没了人类可是屁事没有(估计还更好),但没了它们可真就急转直下了——何况,当初没它们的话整个生物圈连雏形都不会有。
但是你说得对,关注能效才是理性的方法。要提升能效,就要在性能和功耗上折中,而不是我回复的那个人所谓的“功耗没有啥好省的,用就是了”。
但就算要比能效,人类科技也还是被生物圈完爆。随便找只昆虫,不管是会飞的那些所拥有的姿态感知、飞行控制、导航定位、图像识别能力,还是不会飞的如蚂蚁那种所拥有的复杂社会性、丰富多彩的技能、种植真菌圈养蚜虫、使用制造工具、通过生物酸富集金属元素强化身体和工具、高超的个体战斗技巧、超大规模生活军事设施的建造,单拎一只个体出来,就用我们现有的技术来模拟它的智力,怎么也得一张高端显卡满功率运行吧,这能效也好能耗也好,完爆了吧。
生命演化到今天,能效都不拉胯,互相拉不开差距。性命攸关的就是能耗,谁消耗得少,谁躲过灭绝。你以为人类的祖先一关一关是怎么苟下来的。人类要冲出太阳系也得靠低功耗,就是要吃的少,还能跑的远、跑得快,这样的物种才能铺满宇宙。星际空间的贫瘠程度连荒漠冻土都望尘莫及,能耗不低到极限就没有活路,不服那就窝在这颗星球上自己弄死自己。人类就是因为科技还很原始,所以才要强调能效,因为能效太低了。但是想要提高能效,想要榨干那一丝丝的能量,就要拼了命地在低功耗领域疯狂竞争创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