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ssi
2022-01-13 11:15:11 +08:00
其实 A 口的需求还是存在的,但是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要区别来看。个人看法是,分终端设备和场景(这里讨论大部分常见的情况,别杠):
1.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 A 口设备主要集中在:键鼠套装、U 盘、一部分的移动硬盘、网银等一些验证设备。
2. C 口方面,毫无疑问未来一定会成为主流,取代现有 A 口的位置,这个时间不会太久,因为随着计算机算力和数据吞吐量的提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都需要,而且是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有重点提到的内容,未来几年会有明显的需求),A 口在这方面是有瓶颈的。
3. 从终端设备来讲,计算设备主要还是台式机和笔记本(虽然平板发展也还算不错,但是我们就讨论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情况,这个相信大家不会有太多问题),但是由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的使用定位不同,所以这两者在设计上,接口保留方面,也应该是有差异的,台式机的使用场景相对固定,笔记本(以前叫: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突出的主要是便携式,那么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移动”需求,既然要便携又要移动,则意味着对更高的“集成度”会有要求,无论是 PCB 的设计亦或者是接口的数量、带宽等等,跟台式机相比应该是要有差异的。所以台式机本身因为位置固定、性能方面无太多能耗的考虑以及对空间的要求相比笔记本电脑而言没有条条框框。所以时至今日我们在台式机上看到的仍旧是“体积大”“接口全”的形态,然而笔记本就不一样了,这几年 MacBook 的升级换代,砍掉接口的方式实际上是符合笔记本定位和需要的,不能因为名字加了个 Pro 就一定接口也得 Pro ,你一台“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再怎么个 Pro 法,也比不上台式机天然的优势,所以笔记本方面我个人依旧倾向于:更少的接口承担更多的功能,至于 A 口设备的需求,完全可以换根线亦或者用极少极小的转接头来过渡,不需要电脑提供这个接口,这样的成本对消费者而言反而是更低的。台式机保不保留无所谓,但是前提得“有用”,如果接口全,但是最终用到的也没多少,那完全也只是浪费,当然对极客而言,多几个口摆在那里满足一下极客心,也算是一种“刚需”。
那么,针对上述三点内容,我们再来展开聊聊具体的使用电脑的场景都有哪些:
1. 家用:台式机 > 笔记本。毫无疑问,在家坐着人体工学椅双手搭在高度适宜的桌面上敲击着机械键盘,眼观至少 27 英寸的显示屏、耳听 5 英寸书架箱的体验,自然是笔记本电脑不可比拟。在家里,有台式机的话,相信谁也不喜欢再去使用笔记本,即便不得已要用到,那么在家里,多一个扩展坞,又何妨?
2. 办公:笔记本 > 台式机。开头说了 A 口的需求还是存在,主要还是在这个场景,你可以决定自己的设备是什么接口但是无法决定别人的设备是什么接口,虽然现在网络很快,很多大文件通过局域网甚至是聊天软件来共享,很快能传输完,但还是有一些办公场景是需要用到 A 口的,例如:开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开会需要 ppt ,需要临时在会议投屏电脑上拷贝文件(投屏状态下的电脑通常不方便再切换聊天窗口来收发文件也不方便开启更多的后台软件,常常是需要在“扩展”模式下,来拷贝一些会议文档),那么这时候 U 盘(目前大部分还是 A 口)就有这样的接口需求,但是实际上使用频率很高么?别的我不清楚,但是周围的人,手机数据线已经大部分甚至可以说基本上全是 C2C 或者 C2L 的,A2L 的都极少,那么,对于“便携式笔记本电脑”这样定位的设备而言,还有需要存在么?
(吐槽一下 v2ex:习惯性 Ctrl + 回车要换行的,结果给提交了,「回复」按钮旁边也没注明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