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观点:针对 Obsidian 内测新功能「所见即所得」,本地 + 双链 + 第三方同步 + 友善的中文搜索,未来可能要占据笔记软件的半壁江山

2021-11-13 15:43:01 +08:00
 qiumio
除了不能在 web 端编辑外,基本全平台覆盖。

现在就没有能打得过 Obsidian 的,除了 RoamResearch 这种引领双链热潮的迸进式笔记软件,Logseq 也非常能打,像国产的 RoamEdit 和 思源笔记根本不堪一击。

再有的偏向程序员的笔记软件另说,那是另外一回事了,Obsidian 还是对普通人入门使用挺友好的了。

其他商业笔记软件,例如 Notion 等,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大厂那种垄断能力,就不要把重要的数据放进去。

全栈独立开发者比如 Bear 等,可以使用,但数据绝对不能像 Notion 那样封闭,要选兼容性优秀、数据自由度高的软件,容易迁移,除非你是工程师。

个人业余开发者,比如个别是产品经理,经这类人群开发的笔记软件一定慎用,慎用,慎用。
936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63 条回复
arischow
2021-11-14 11:36:39 +08:00
@ly879 #37 看来你也有读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
jedz
2021-11-14 11:58:22 +08:00
之前找了一圈,Obsidian 因为不支持所见即所得所以放弃了,目前在用思源。等 ob 所见即所得良好支持后可能会切回去
sunorg
2021-11-14 12:13:18 +08:00
@Osk conflunence
scofieldpeng
2021-11-14 12:20:17 +08:00
分享下我的吧,自建了一个 mattermost ,然后根据工作,笔记,随想巴拉巴拉建了几个 channel ,有啥想法直接发,不用管 tag ,不用管什么双向链接,需要的时候直接关键字全文检索,完事儿,需要整理的东西,单独成文,done

你们弄什么格式也好,所见即所得也好,双链也好,不费时间和精力么?随手记,灵感之类的东西不应该是越快越好,事后能够快速搜索最重要?
explorerproxy
2021-11-14 12:30:40 +08:00
@scofieldpeng 因为楼上在讨论的主要是你说的单独成文的部分
scofieldpeng
2021-11-14 12:34:48 +08:00
@explorerproxy 因为我看下来楼上大部分说的“笔记”都是“零碎”笔记,单独成文的很少,所以才这样说
vain
2021-11-14 12:41:38 +08:00
@sillydaddy 要不试一试
macOS 下的
Curio + Hook + Devonthink 组合
Lemeng
2021-11-14 13:50:20 +08:00
对于一个不习惯折腾的人来说,很羡慕你们
Greatshu
2021-11-14 13:58:56 +08:00
用了几年 7 年的印象笔记,没见过哪个软件的同步功能做的比它好的,尤其是处理冲突方面。而且这货还支持离线笔记。
anxn
2021-11-14 13:59:24 +08:00
手机版的搜索完全不能用
RicardoM
2021-11-14 14:11:52 +08:00
Obsidian 现在有块级引用了吗?这个功能还是比较实用的
88977388
2021-11-14 15:05:37 +08:00
支持绿色版吗,很多公司的电脑都不能安装软件啊。
lovedebug
2021-11-14 16:14:16 +08:00
说实话更看好 remnote 和 logseq
HereJustWait
2021-11-14 16:46:35 +08:00
@88977388 啥叫「绿色版」
sslyxhz
2021-11-14 17:57:43 +08:00
@sillydaddy 了解一下 para lyt 笔记法
canxin
2021-11-15 03:20:38 +08:00
推荐一篇双链笔记的文章,https://www.yuque.com/deerain/gannbs/ffqk2e
sillydaddy
2021-11-15 10:17:51 +08:00
@canxin
“双链的可能性很多,「互相链接」「网状」之类的理解根本连门都没有入。”,说的太好了。
文章介绍了使用“双向链接”无压记录的方式,看来是我对双向链接误解了。我属于“80%以上没有理解双链”里的一份子。

❤❤❤❤❤推荐。
rongchuan
2021-11-15 11:30:17 +08:00
双链笔记的性能是很大的问题。记录内容少体会不出来。你拿来每天写一点,写上几个月,就会有明显卡顿了。而且目前对笔记形式的讨论其实分歧挺大,各种流派都有,光双链的形式就分几种,你去看下各自的理念,就会发现都很有道理。我比较认可的是,各个理念都有他擅长记录的方向,在合适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工具即可,笔记记录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最后还是要以类书本的格式输出,或者以单篇博客的形式输出,方便做 seo 。Obsidian 做不到大一统,你提到的这些笔记软件都做不到,Obsidian 或许能在使用双链笔记的人群中占据一半使用率,但始终是小众工具
2i2Re2PLMaDnghL
2021-11-15 13:53:05 +08:00
@Osk 我倒是有其他都符合就是第二条反过来,Zimwiki
过于开源,有段时间甚至拿不到最新的二进制 release 分发(),因此显然只能私有部署。
* (相反)无 web 端只能用客户端( Python+GTK ),不过它可以临时起一个只能查看不能编辑的服务器。
它的格式本身是 pandoc 的输出(但不是输入……),可以用其自身的功能导出到「 markdown(pandoc)」或者 HTML
有附件
WYSIWYG
git 由开箱即有的插件提供。
lockheart
2021-11-18 03:04:23 +08:00
思源笔记早就能所见即所得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81514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