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做了坏事

2011-01-22 22:05:25 +08:00
 2014
小姐姐和弟弟玩扑克牌24点的游戏,弟弟以9:6领先,小姐姐落后几分是因为手气不好,接连三回拿到的4张牌都没法组合,第四次拿到似乎无法组合的牌时,作为记分裁判,我说让小姐姐和弟弟的牌互换,没等弟弟多说我就拿过他的牌给小姐姐了。实在看不过去,因为小姐姐手气不好,我已经让她优先打花色。

没想到弟弟生气掀桌走人不玩了,相比小姐姐是多么大度呀,落后三四分一直很安静,弟弟虽然一直领先却丝毫不能谦让,一点都输不起。

小姐姐比弟弟机灵很多,弟弟手气好,拿到的牌都很简单,大多有两三种解法组合。小姐姐最后拿到的牌是9QA6,一开始看似无解,有点小难度,惊喜却不小。

明天他们就忘掉今晚的不愉快了吧,我很抱歉。
235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自言自语
49 条回复
2014
2011-01-23 19:05:24 +08:00
@vayn 当小姐姐的牌没法组合时,弟弟的牌有若干解法,而且解法总被姐姐轻易看出。

弟弟一开始就把比分看得很重,每次发牌前都要强调一下自己的分数优势。为保障游戏能进行,姐弟俩都可以得到解法提示,姐姐一直比较独立地思考,弟弟一拿到牌就要使用提示权利,这样其实分数并不代表实力,偶然侥幸得胜没啥好显耀的。

很多时候看着分明,置身其中很多人早就忘了所谓的公平,说着的确更简单。我错了之后还会反悔,更多人根本不当一回事。
2014
2011-01-23 19:07:12 +08:00
@timshi 20+
2014
2011-01-23 19:11:59 +08:00
@lianghai #19
两兄妹平常不太和气,弟弟太调皮总惹姐姐生气,只是最近放假了没玩伴,偶尔下下棋才勉强一块玩儿。

好多人把问题上升为社会高度,我就这样被集体讨伐嘞,我只是想让游戏能继续,没想过要偏袒任何一方,另一面也是使之更公平。

规则是死的。只有你亲身经历你才会知道。
cellsea
2011-01-23 20:07:29 +08:00
觉得LZ是个很怪的人。
coderoar
2011-01-23 20:08:21 +08:00
@2014 貌似大家说的“公平”是指机会均等,而你的“公平”是指资源分配均等。好吧,我承认我误会你偏袒她了。此外,你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了。
9hills
2011-01-23 20:15:10 +08:00
@cellsea lz想法确实很怪,
@coderoar 嗯,这个说的对,个人推荐 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让两个人平局。。

如果lz对运气因素很排斥的话,完全可以设计一个不需要运气的游戏。。否则引入运气这个因素后,那就不要去干涉它,要不对教育是很不利的
Los
2011-01-23 20:20:13 +08:00
从楼主的字眼中,我感受到了“歧视”两个字。在另一个帖子中,我误认为楼主是在想方设法怎么将弟弟带好,看来我错得厉害。
coderoar
2011-01-23 20:24:44 +08:00
不得不说,我讨厌纸牌游戏,就因为运气常常具有压倒性优势。玩得起就是要输得起。
2014
2011-01-23 20:45:46 +08:00
@Los 有吗?我觉得很正常。我只是不小心关心了下小姐姐,反倒歧视了我弟弟。我觉得好冤。

姐姐弟弟都要好,难不成我还有加害弟弟的意思?(我亲弟弟,小姐姐是我叔叔的女儿)

待会我出去叫他俩玩昨晚的游戏。我觉得没什么变化,但我不会再这样处理所谓的公平问题,我换个规则吧。
timshi
2011-01-24 00:04:43 +08:00
I think you like playing god
bcxx
2011-01-24 00:13:05 +08:00
@timshi agree!
2014
2011-01-24 00:31:47 +08:00
小姐姐在学校是第一名,弟弟通常进不了前三,我觉得弟弟可以和姐姐一样好。不过得第一并不见得都是好事,尤其对像弟弟这样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来说。偶然一次没得第一,可能他就要崩溃了。

我初中高中就是这样。初中的时候,大考小考我从没得过第二名,我同学说,要是哪天不得第一我就去跳楼了。结果高中两年后,我的某些科目成绩进入倒数,导火索是中考我得了当时初中全级只考了第三。

输不起很可怕,但小时候还来得及。
cellsea
2011-01-24 00:38:25 +08:00
你的意思就是 如果要锻炼一个人输得起 就要创造机会让他输 没有困难 制造困难也要上? 那我告诉你 你心理有点畸形了
cellsea
2011-01-24 00:40:13 +08:00
补充点吧 免得LZ误会我人身攻击 教育学所有的实例都显示 没有任何的“挫折教育”是有好的结果的 它的结果,一般是: 没有能力赢的人 可以利用你的暗示和压力 逼迫有能力的人让步 然后家庭内部失衡
lianghai
2011-01-24 02:20:22 +08:00
@2014 当然,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我们也无法体会到你的感受。但你写出来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就是你的教育手段和那些糟蹋孩子的父母们没有区别。就是这样。
所以很少有人能坐视你写出的这些故事在这里“矗立”着,所以大家都来“讨伐”了。

针对你 #32 楼的话,我感觉不太舒服。
首先我觉得,在一个班级里从来都是第一,这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学校有责任让成绩好的学生互相竞争(比如通过调班),而不是放任一个人占据班级第一的宝座,不给别人任何机会。
另外,你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是“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这不是人身攻击,是我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已。

最重要的,我觉得你对所谓“得第一”和“输得起”的看法很偏激。
你对所谓第一名、成绩和排名之类的事是不是看得过于浅薄了呢?让永远领先的人体会一下不再独占鳌头的感觉就能让他“输得起”吗?你就应该这样培养孩子所谓“输得起”的心理承受能力吗?
我觉得所谓输不输得起的症结不在这些表面的排名上,在于一个人对排名背后的意义的看法。
当一个了解到这个世界是个无限可能的舞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排名和成绩只是教育者在对自己进行一些能力的检测并提供日后教育的指导,谁还会对排名那么在乎呢。
靠谱的人显然应该去关注排名背后的价值,完全无视排名本身。这样根本就不会有你所说的“心理崩溃”可能了。
所以在我看来,你这样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找借口,很无力,让人无法认同。
joynic
2011-01-24 06:40:20 +08:00
一直在关注这个帖子,不敢轻易罔下结论。楼主的成长经历,让他觉得亲弟弟应该从小适应成为一个可以坦然面对挫折的人,哪怕这种挫折感来自于游戏规则的破坏亦能如此。事实上,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本来就充满着各种不确定。
我作为自己家里面最小的孩子,可以体会到楼主的用心良苦。不过方式我们可以稍微修改一下,比如:在换牌前,可以明确的询问弟弟,有没有信心在扑克牌可能落后的情况下赢得游戏,如果赢了,做为哥哥可以表示奖励。当然,姐姐和弟弟都能得到奖励,哪怕是一只几毛钱的圆珠笔。当然,这样的换牌游戏最好发生在双方没有看牌之前。
这不是挫折教育,孩子的成长心理,需要被关注。希望楼主的弟弟能享受快乐童年,伴随年龄的增长成为一个生活开心的人。
2014
2011-01-28 12:15:03 +08:00
@lianghai 我对你的书本教条式的说教更是无语,无力纠正你。现在的状况非常简单,看被大家搞得什么似的。

姐姐一直得第一,是在学校范围的,不只是在班级。而某次没得第一,不会有问题,因为她承受能力很强(单亲留守儿童,很有父母关怀,衣食不保,从小就非常独立),现在就能看出来。

弟弟时常受到父母的管教,被要求早起早餐午餐午睡晚饭早睡,一旦父母外出或者上学脱离了父母的管教,就毫无自制地放纵任性,这就是本质,内心根深蒂固的东西不会再改变,是一种隐形潜移默化作用的基因。

我的经历不想再出现在弟弟身上,我知道弟弟的内心其实非常脆弱,尽管他现在几乎没得过第一,似乎也没有第一的欲望,相比姐姐少了几分自信,而自信正是不可或缺的。培养自信有多个方面,但学习成绩排名确实影响最普遍的一个。

如果还要质疑我个人的经历,认为这是某种借口,那我真是无语。我个人小学名列前茅,初中几年也是在几个学校之间转进转出,分班3年两次在每个学校都会有的,刚上初中一次,毕业班一次,还用说吗?到觉得是你为你的争辩找借口。

第一的背后是更多的努力,多少汗水我自己知道,我每个学年自备的辅导练习上千元,每科都有两三本,我遇到问题很少请教老师,因为我会找更多的时间自己探究。这样书本和试卷上的题目,几乎没有我做不出来的。只有时间问题。

天外有天确实不错,也只有在自己的小宇宙破灭后才知道,也才会追求所谓第一背后更多的价值。在这之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小世界之外的事情,否则那会是一个多么平淡乃至庸俗的世界。
2014
2011-01-28 12:23:33 +08:00
@joynic 仅在放假期间偶尔教导一下弟弟妹妹,我觉得没什么错。也就是玩个游戏,游戏期间教会他们一些更加开放思维方式,放假这么些天,游戏也就接连玩了两个晚上。上学期间,偶尔考试之后指正一些答卷上的错误,指明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其它时间很少干预,该干嘛就干嘛了,比如现在一整天看电视,西游记或者动画片,从没叫他们关了电视看书。天气很冷,他们一出去就玩大半天才回来,也是经常的。

真不知道偶尔对弟弟妹妹的一点指导,就成了传说中的残忍虐待,招来大片的批评和指责。
cellsea
2011-01-28 13:24:19 +08:00
呃。。。LZ典型的 Chinese puzzle 啊

其他不说吧,就这句“我遇到问题很少请教老师,因为我会找更多的时间自己探究。这样书本和试卷上的题目,几乎没有我做不出来的。只有时间问题。” 唉,怎么说好呢,那请LZ把初中课本上就提过的哥德巴赫猜想解来看看吧。。。。

还有这句 “因为她承受能力很强(单亲留守儿童,很有父母关怀,衣食不保,从小就非常独立)”,真的,我觉得,以后,长大了,这个姐姐的问题会比弟弟的严重。。。

真的,教育有时候是纠正自己。
2014
2011-01-28 14:01:46 +08:00
@cellsea 对你的要求和以上心理畸形的结论表示无法理喻。我只看到已经发生的问题和某些趋势,没人能预言未来。

像妹妹这样的,如果她学习成绩很差,毫无疑问和大多数问题孩子的结局一个样,但这也是大多边远山区孩子自强不息的典型,她很懂事,尽管有时很没礼貌,也常常乱花钱。

在一个话题没有就事论事的时候,就会绕来绕去,演变成一场论战。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753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