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想写博客,也断断续续用过好几个系统。
第一个博客应该是七、八年前大学时期的 WordPress,好不容易搭建上线之后感觉系统很臃肿,然后也没写几篇博客,就放弃了。
第二个博客为了专注写文章这件事情,选择了 Jeklly 这种静态博客,挂在 github.io 上,用 Markdown 写了几篇文章。后面因为系统故障,本地的 md 文件不见了,然后才发现 Jeklly 竟然只保存了渲染后的静态 html,原始的 md 文件丢了后就没有心情继续写了,博客也关闭了。
第三个博客是两年前,觉得不能放弃写博客这件事情,这次觉得从最简单的入手,选择了 github 的 issues,专注写文章,在花了一年多写了十来篇博客后,发现在 github 上分享很不方便,而且贴图很困难。
因此来到了第四个博客系统,就是公众号,在大半年时间里面大概创造了十篇博文。但是公众号虽然各方面都不错,但是缺陷也很明显,就是太封闭了。感觉作为程序员不应该捆绑在这种过于封闭的平台,这就来到了第五个博客。
到了第五个博客,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开发自己的独立博客系统。之前也动过这个念头,但是想到自己是 Python 后端程序员,对前端一窍不通,然后就搁置了,没想到一下子就好多年过去了。最近做了几个业余小项目,对前端也越来越熟悉了,终于觉得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而且最近 2 年多写了 25 篇文章,虽然不算多,但是已经给了我继续写博客文章的信心。
这次的静态博客的几个选型如下:
文章依旧使用 md 文件编写,然后显示的时候渲染为 html,这样不用实现复杂的编辑系统,可以利用现有的 typora 等体验非常好的 md 编辑器。
用的 nextjs 来做服务端渲染来保证搜索引擎的收录。
css 框架用了 tailwindcss,整个博客基本没有写过单独的 css 样式。
后端用的 nestjs 加 graphql,这里主要是为了体验下这几个框架,graphql 真香。
同时提供 rss 和 公众号两种订阅方式。
图床目前用的 gitee,但是发现有时候加载不出来,后续可能会换自己的图床。
评论系统用的基于 github issues 的 utterance,但是发现国内基本处于不可用状态,后续考虑自己编写。
程序部署在腾讯云上,加上了 cdn,以保证国内的访问速度。
程序启动后大概占用 170 mb 的内存。
这段时间正好在家隔离,整个博客系统前前后后大概花了三天时间,其中有一天时间将公众号的文章改为 md 格式,并上传贴图到图床。
说了那么多,博客地址是 https://shidenggui.com ,希望小伙伴们可以多提意见,也可以一起来分享自己写博客的感受。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