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命能活又会死?为什么认为生命不存在灵魂?

2019-10-06 10:23:04 +08:00
 KunMinX

把生命比作可编程机器人,就很好理解了。

机器人的主脑是 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 下的 CPU。CPU 类似于细胞核,而机器码类似于基因。

CPU 在结构完好的情况下,通电、加载和执行控制程序,随后就能在控制程序的重复运作下,读取和执行各种具体的程序,指导机器人的一切行动。

细胞核同理,在结构完好的情况下,输入能量、维持控制程序的自动化运作,从而得以源源不断地读取和执行具体的程序,来指导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以及衰老。

所以生命比 CPU 这种人造物复杂的地方就在于,基因本身包含了自主改变硬件状况的代码,从成长到衰老。

其实机器人若是想,也可以这么设计,让其懂得自己更换硬件,更换更强的硬件让自己看起来有所成长,或者甚至主动地诉诸某些物理化学特性 来加速硬件的老化和变性失活 —— 一旦丧失 使功能得以维持 的必要结构,功能即遭到不可逆的破坏,生命不再运作。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生命不同于 一动不动的石头 —— 生命能活又能死。

很不可思议不是么?所以很难想象,生命不是被设计出来的 ——

若不是为了演化的目的,生命又为何非得是 在基因序列的指导下 生长和衰亡?(到了年限,就算硬件完好,也要迫使其老化、衰亡。让我想起了,到了年限,旧版 iPhone 被故意降低性能,以推陈出新、确保新的机型有机会参与演化)

所以,生命究竟是由谁设计的?如果地球上的生命是外星人设计的,那么外星人又是怎么来的呢?是被设计的,还是凭空演化出来的呢?(如果不是生命,都谈不上演化。如果不是人造物,都谈不上演化。所以我姑且认为,生命就是一种 出于某种需求而被制造出来 的人造物,是由人类之外的某种智慧所设计的、带有一定目的的人造物。那个目的就是演化本身。)

所以,

人类不过是高级一点的可编程机器人,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生物机器人。

且,任何生物都是没有灵魂的,变性失活了就是失活了,大脑功能结构一旦遭到破坏,就没有恢复的可能,意识也就不再能点亮了。唯一让 “灵魂” 延续的办法就是 提前将基因和知识 传给下一代。

991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奇思妙想
92 条回复
allin1
2019-10-06 17:41:02 +08:00
这得从人和宇宙的关系开始讲起了。在你的身上长久以来,一直就有一个问题在缠绕着你。
mumbler
2019-10-06 17:47:15 +08:00
@clino 不是每个多重人格都是犯罪案例啊,全世界心理学家都被骗了?
don2012
2019-10-06 18:05:38 +08:00
推荐《自私的基因》
CodeCore
2019-10-06 18:09:37 +08:00
看 BBC 的纪录片,看看宇宙的形成,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形成。。。。。。
你会发现,都特么概率啊。而且是极小的概率。
skyun
2019-10-06 18:30:07 +08:00
幸存者偏差导致很多人觉得人是被设计的,其实生命的一切都是巧合,只有这样的人类,文明才会存在,才会有你此时此刻这个问题,倘若人不是现在这样,有稍微一点偏差,也许就变成了那可以长生不老的龙虾,或者无限轮回的灯塔水母,而不是现在这个人类社会了
wolfie
2019-10-06 18:56:34 +08:00
老虎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演化出机关枪,生物进化是被动的(理论上也可以模拟条件控制演化方向)。

如果人是设计出来的,那设计者大概是拿脚随便捏出来的。
Shook
2019-10-06 19:06:55 +08:00
那么多精子,最后只有你赢了,怎么看都不可能……?
yanlx
2019-10-06 20:58:08 +08:00
我不认为生命是被智慧设计出来的。如果认为生命由某种智慧设计,那怎么解释这个能设计生命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像小孩问爸爸是哪里来的,爸爸的爸爸是哪里来的……,这是问不到尽头的,从科学的角度,我们所有的生物应该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第一个可以自行繁殖的细胞。这个细胞从哪里来呢?既然不是由另一个智慧设计出来的,那就是随机组成的。
这听起来好像是概率极小以至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考虑到宇宙产生这么久才出现生命,偌大的宇宙现在也没有找到其它生命,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这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吗?我不认为,毕竟物质及其有序的组合也是一种微观状态,孤立体系倾向于往微观状态数增加的方向变化导致体系出现某种特定的微观状态的概率趋近于 0,但终究不是 0。如果我们假设宇宙是无穷大的,在这个宇宙中放无数个孤立体系,然后我们等上足够的时间(这远超我们的生命长度),那每种微观状态都应当出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混乱无序的,只有极少部分(真的是极少)孤立体系是有序的,其中极少部分体系甚至是极端有序的,而有生命的孤立体系就是其中一种。可以看到,在巨大的宇宙中,经过极长的时间,在某个角落出现生命是必然的。我认为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有一台雷劈出来的计算机(尽管它很可能在被劈出来之后一段时间被风化了,即便没有风华,我们也不可能找得到)

给大家补充一下热力学第二定律应该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帮助吧。
大家想象一下洗扑克牌,随便洗一副出来扑克牌的顺序都是混乱的吧,那么我们洗出来的扑克牌刚好按照从大到小,从红到黑的概率是多少?抱拳我的卡西欧计算器爆掉了,算不出具体概率,但肯定是极小的。我们洗一两次肯定洗不出来,但我们找上无穷多的人一起,从宇宙诞生开始一直洗牌,那穷尽所有可能的扑克牌排列顺序后,肯定会洗出这样一副牌的。

为什么我们平时洗牌总是混乱的呢?
我们来数一下扑克牌有多少种有序的状态吧,从红桃 a 到红桃 k 是一种有序的状态,从黑桃 a 到黑桃 k 是有序的状态……我们可以一直数下去。但考虑到有序的状态实在太多(而且各人标准不一),我们假设一副扑克牌总共有 1 亿种排列顺序可以定义为有序的状态吧,其它状态都是无序的状态。那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我们洗一次排洗出来是有序状态的概率了:
10^8/( 54 !)
抱歉卡西欧计算器又爆掉了,但这个概率是极小的,小到平时我们洗牌根本洗不出处于“有序状态”的一副牌。因此,我们平时洗出的牌总是无序的。

类似的,在微观世界中,每种原子的组合方式是一种微观状态。无序的微观状态数非常多,有序的微观状态数非常少,所以体系都向微观状态数最多的方向变化(不过还是受到能量的限制)

第一个生命是怎么来的呢?

是宇宙一直“洗牌”洗出来的。
宇宙就是那个一直在洗牌的人,只是它洗的“牌”是各种原子。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使它无时无刻不在洗牌(创造各种新的原子的组合),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它洗出了无数的“无序状态”的牌,但有一两次它偶然洗出了“蛋白质”,偶然洗出了“dna”,洗出了一个磺基水杨酸分子,洗出了一台“计算机”。不过对于自己洗出的好牌,宇宙浑然不知,在一段时间之后,这些牌又拿回去重新洗掉,变成无序的牌了。偌大的宇宙,除了地球,我们平时看到的分子都是无序的

生命也是宇宙洗出的无数好牌之一,但它非常非常特殊,在宇宙重新把它洗掉之前,它那极为特殊的结构“同化”了周围的一些物质,使周围本来无序的物质按照自己的结构排序(类似朊病毒吧,同化了牛身体里的朊蛋白)。这种能同化周围物质的原子结构肯定是复杂的,宇宙“洗牌”洗出这种结构的概率之低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由于宇宙之大,“洗牌”时间之长,最终还是洗出来“生命”这副牌。

之后就可以按照进化论来理解生命了吧。

简单说,一只猴子随便乱打打字机,总有一天可以打出有意义的话。为什么宇宙不能随便组合出“生命”的分子呢?
Levi233
2019-10-06 21:14:40 +08:00
思而不学则。。
momocraft
2019-10-06 21:17:54 +08:00
馮紐曼不僅研究過計算機架構 還研究過自複製自動機理論
yanlx
2019-10-06 21:19:26 +08:00
顺便说下,灵魂是个多意词,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楼主所指的“灵魂”是指:
“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现代汉语词典

希望大家讨论时不要用其它意义的“灵魂”偷换概念。(比如“ 要牢记毛泽 /东活的灵魂和邓小 /平活的灵魂”)

灵魂的其它义项包括:
心灵;思想
人格;良心
比喻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现代汉语词典

注:以上项目均为词典原话摘抄,不代表本人对于灵魂是否存在的观点。(词典明显含贬义不代表我也含贬义,尽管我也不相信灵魂存在。)
KunMinX
2019-10-06 22:03:44 +08:00
@yanlx

感谢你的阅读、思考 和 讨论。

经过一下午的讨论和思考,我对生死存亡的论点 主要可以被提炼为以下 2 个:

1.生命因基于 生物自动机 而得以 生长、演化 甚至 衰亡。

生物自动机 机制的确立,先于 原始生命 的存在。

2.生物自动机 因功能结构精妙、且打一开始就支持 人造物独有的 演化 的现象,所以被看作是 非自然存在的 技术现象。

于是,

正因为是以 分子级别 为背景,因而大自然 透过概率 来合成出具备 自动机 功能结构 的化合物,确实不一定是绝不可能。

所以关于第二条论点,我改做保留意见,即 自动机 有可能 可通过 自然合成的方式 形成。

同时我也坚信,生命活动 必然得是基于自动机,无论是基于 生物大分子自动机 的 生物,还是未来基于 电子数字计算机 的 人工智能钢铁塑料机器人。
ruxuan1306
2019-10-06 22:53:18 +08:00
基因的根本目的是复制和延续。

人只是基为实现复制和延续而创造的蛋白质外壳。

对基因来说,这个外壳不需要多精美,够用就行。

只要在旧的外壳用坏之前,能用它制造出新的外壳,就行。


就像你在使用一个复杂软件,它有内存泄露之类的问题,越用越卡、越用越慢。

但是在它逐渐变得不能用之前,你能用这个软件把工作做完。

所以对你来说最经济的方法并不是高薪找一个工程师把这个软件修完美,而是当它变得不能用了,我就重启一下。


基因也是这样,在漫长的碱基对随机组合中,目前这个基因组,制造的蛋白质机器,能够实现复制和延续的目的。

毕竟在人类二三十岁时繁衍了下一代的时候,基因已经有了新的蛋白质机器,旧的那个逐渐变卡变慢,又有什么关系呢。

逐渐推迟生育年龄可能是延长人类寿命最简单的方法。

楼主有点客观唯心的感觉。

根据奥卡姆剃刀,如果两套同样能解释世界的理论,我们应该选择那个假设少的。

所以我们选择了日心说,因为它不需要假设那么多本轮均轮来解释水星逆行。

所以我们选择了进化论、选择了唯物主义,因为那不需要假设一个造物主。

思而不学则殆。

推荐阅读《自私的基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KunMinX
2019-10-06 23:09:46 +08:00
@ruxuan1306

感谢你的思考和推荐。

今天和 v 友的讨论了解了《冯诺依曼自动复制自动机理论》和《自私的基因》等著作。这对日后我刷新对生命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此外,说句题外话,在我看来,比起客观正确,重要的是通过 独立思考 形成自恰的观点,对 某现象为什么存在 能给自己个交代。如此在接触与之相关的事件时,我方能笃定地、泰然自若地去行动。

就好比知道了 食物发霉是因为 适合的温度和湿度 为真菌的大量繁衍 提供了条件,从而对 剩菜裹上保鲜膜、放入冰箱、食用前加热,能因笃信而毫不犹豫地去做。

否则,任何未经思考的现象,与之相关的事情让我去做,我是绝对无法提起精神主动去做的。
KunMinX
2019-10-06 23:16:19 +08:00
哎 提一下 发霉这件事吧,

起因是因为一个同事的理想是开一家蛋糕店,谈到蛋糕便谈到了发霉的现象,于是我顺手查了查与之相关的内容,通过调查和思考 我得出的结论是:

空气中漂浮着真菌等微生物,
食物中富含 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当 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落在食物上的微生物就能 大量繁殖。

因此

为了防止食物发霉,可以做的就是,在不破坏 营养物质的前提下,破坏 导致真菌大量繁殖 的条件,

例如

通过 低温 和 低氧 来阻碍真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延缓食物变质,
或者 通过 脱水 和 加热 来杜绝和破坏 微生物的繁殖,

所以,日常食物的保鲜可以通过:
低温 可以通过冰箱搞定,低氧 可以通过保鲜膜搞定,
午饭吃剩的,可以通过加热来杀菌,

脱水 属于 工业处理的范畴。
干燥的、零湿度的食物,都是脱水的,例如 方便面面饼。
linhua
2019-10-07 00:09:21 +08:00
不存在灵魂,只有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又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其中内隐记忆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自动触发,触景伤情、骑自行车技能)。而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回想)。
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思考 就是 感觉刺激 激活一部分 neurons (感觉神经元),和这一部分 neurons 相连的 其他 neurons 也被激活(因为之前这些 neurons fire together, 被同时激活过),.......,,, 而思考的路径,就是变换线索词,变换刺激得到的。

技能依靠的是内隐记忆,而有意识的思考主要依赖的是外显记忆,也依赖短时记忆,但是短时记忆容量只有 4,5 个,可以用短时记忆中的 4,5 个条目作为线索词来 触发外显记忆的激活
xieyudi2
2019-10-07 03:16:27 +08:00
程序怎么证明自己不是被设计出来的呢?
人又能如何证明不是被设计出来的呢?
你说了这么多只是个类比。没什么意义。
人找不到创物者,可能是真的不存在,但更有可能是你不知道罢了。
我相信科学。在这种不可证伪的事情上不想浪费精力。
creatdate
2019-10-07 08:26:23 +08:00
你有这样的思考,就证明意识不是由外界因素决定的,你知道你是有独立意识的。只是你无法向其他人(或外星人)证明这一点。
就像机器人说他有独立意识,你会信嘛?你只会认为那是程序运行的结果。也许以后会出现真正的强人工智能,他们也发帖讨论生命的意义、意识是否存在,即便如此,你也不一定会相信他们有自主意识,那有可能是更复杂的逻辑运算和机器学习导致的结果罢了。
说到底,你是否有独立意识,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以外的其他同类,说不定只是陪你演戏而已,而你不过是个缸中之脑。
p1094358629
2019-10-07 08:40:59 +08:00
楼上是神仙打架..尔等表示根本静不下心,也看不懂
KunMinX
2019-10-07 09:52:07 +08:00
@creatdate

我所谓的独立思考,也不过是一个 白盒的、可复制 的模式罢了。说独立,是为了区别于 毫无思考 或是 人云亦云。

机器人若能以该模式思考,我便承认它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没有经过思考,从它说的话中 一看就能看出。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60654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