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网络的大哥大姐进一下,请教一个网络行为控制问题

2019-05-24 13:12:57 +08:00
 pizzamx

我在办公电脑上插了一块无线网卡,连接我自己开的手机热点,然后某个浏览器程序通过指定路由的方式上外网,其他程序还是走内网,这样就可以内外网都上。想问一下我这种操作,从单位内网或者互联网,有没有办法检测到,有没有办法攻入?是否有有效的隐蔽手段?谢谢!

222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9 条回复
yexm0
2019-05-24 13:16:42 +08:00
你电脑里没监控软件就没事
dr3am
2019-05-24 13:26:48 +08:00
私接热点,可以通过无线监测设备监测到,看贵公司是否部署
pizzamx
2019-05-24 13:44:36 +08:00
@dr3am 无线检测,是说查看场地里面有哪些热点吗?这个没关系吧,就算找到我我也可以说是开给我自己手机用的,这个不管
pizzamx
2019-05-24 13:45:20 +08:00
@yexm0 嗯,有装行为管理软件,但他似乎没有设置这类策略,否则会提示违规的吧
richzhu
2019-05-24 13:46:54 +08:00
深信服 和网康等企业监控设备,都需要流量通过公司的汇聚层交换机,所以无法监测从手机走的流量。 前提是小哥你得确认浏览器的流量是从手机走的。当然我只清楚深信服和网康的设备~~ 其它不知道了
yexm0
2019-05-24 13:47:59 +08:00
@pizzamx 就怕留日志来给你们老板秋后算账用
Tianao
2019-05-24 13:50:09 +08:00
办公电脑上的域控、行为管理软件,AP 上的无线探针,都可以检测到。

攻入这个说法太过模糊,请具体举例。

有效的隐藏手段没有,这只是成本 /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博弈。
xenme
2019-05-24 13:52:32 +08:00
一般公司都严禁私接无路由器同时连接内外网的,抓到直接开除。

检测手段多种多样。
扫描屏蔽无线热点的,行为管理,数据防泄密等等

最简单就是单个电脑连手机随便上,安全。
pizzamx
2019-05-24 15:30:06 +08:00
@Tianao 攻入就是拿到我上外网的证明,呵呵
pizzamx
2019-05-24 15:30:58 +08:00
@richzhu 那肯定确定啊,指定了路由的,不然也出不去啊
dr3am
2019-05-24 17:52:27 +08:00
@pizzamx 我了解的是 可以定位到热点的大致物理环境范围,并且你热点的 ssid mac 地址都可以探测到,也可以阻断,相应的肯定也有日志
abbatuu
2019-05-24 21:54:13 +08:00
通常最有效的是行政命令

如果你用的机器是核心层的 应该直接在底层就限制你硬件使用权限了 所以 你插入无线网卡本身就是非法的
其实你应该没有 admin 的权限
行为管理软件 如果有比较好的规则 相信都逃不过的

关键在于你做这件事情的风险是不是你愿意承担的

不要因小失大
如果你年薪百万冒着被开除的风险去做这件事情
又或者
为了朋友或者竞争对手去获取一些资料

真的 不值得~
pizzamx
2019-05-24 21:58:33 +08:00
@abbatuu 是的,其实公司里装的软件本身就可以配置这样的策略,所以我想他们应该也不是太在意。我自己上外网只是为了查资料或者看自己的邮件…
DeWhite
2019-05-24 22:06:35 +08:00
一但接入设备就会被可查,通常情况下。
当你机子在内网接入硬件时,网控就知道了。
HEROic
2019-05-24 22:09:27 +08:00
no zuo no die
DeWhite
2019-05-24 22:10:40 +08:00
魔改 U 盘能直接解决,100%UD
boris1993
2019-05-25 07:23:26 +08:00
不想被炒就不要这么干。不想被炒就不要挑战公司的制度。

如果允许自带电脑,就自带电脑用来上外网。如果不允许自带电脑,那就用手机。
Ayersneo
2019-05-26 01:51:52 +08:00
出事了就麻烦了
pizzamx
2019-05-27 00:38:41 +08:00
谢谢大家!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56726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