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vme 我觉得微信并没有达到怨声载道的程度。我感觉,微信的用户群体主要涵盖了现在 20 岁(也就是 1999 年出生)及之前的人群。(设定在 20 岁是因为,20 岁左右基本上是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被学长学姐引导开始使用微信,同时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开始频繁网购。)那么可以想见,这里面更大的 30 岁、40 岁、50 岁、60 岁人群,也都是微信需要照顾的。微信现在以聊天为主、支付为辅万年不变的简洁界面,确实是对全年龄段都友好的产品。在我和我爸妈(我父母是 60 后)、爸妈同辈的交流中,我也印证了上述看法。
事实上,微信和 QQ 相比,早就不是一个简单的 IM 工具了。微信钱包(现在称之为「支付」)里面逐渐增加的合作方按钮和小程序的推出,印证了张小龙所说的「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说法──用微信,可以付款、订餐、购物、出行。这比 QQ 在格局上实在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虽然我也不喜欢微信孱弱的 IM 功能,但是我真的是微信支付的拥趸。)
但是,微信确实在很多方面显得简陋。我理解这是过度保守。而且在这过度保守之中微信也并不是没有失误。比如说现在的「看一看」、「时刻视频」,据我观察用户使用情况完全不容乐观。
所有对微信的批评,在我看来都是合理的;但是微信能有今天的成绩,我觉得也是要承认的。至于张小龙是怎样的人、其中有怎样的心理变化,我是不知道,因此不妄加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