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三大运营商开始陆续在部分地区提供 IPv6 互联网的接入服务。在号称“每一粒砂子都可以获得一个地址”的 IPv6 时代,所有的设备都可以拥有公网地址,NAT 不再是刚需。那是不是我们不再需要内网地址了呢? 本文将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曾经的 IPv4 网络也是点对点对等互联的:几乎所有互联网上的设备都拥有公网 IPv4 地址,甚至早期的 FTP 协议都只支持两个点对点连接的设备互传文件:客户端发起连接到服务器传输指令;下载文件时需要监听端口,等待服务器端发起连接。
同时,IPv4 提供了三个私有网络(private network)地址段: 10.0.0.0/8
,172.16.0.0/12
和 192.168.0.0/16
,无需注册申请即可在私有网络中自由使用。
在 NAT 技术出现以前,这样的地址段通常只提供内网通信,不提供互联网访问服务。需要访问互联网时,往往需要依靠同时接入内外网的代理服务器。
后来 IPv4 地址不够用了,IPv6 就被提出出来了,同时顺便解决一下 IPv4 网络的缺陷。然而 IPv6 与 IPv4 完全不兼容,普及十分缓慢。为了缓解地址不够用的问题,NAT44 被大量运用,普通用户的公网 IPv4 地址被收回并高价卖给企业用户,越来越多的用户被安排进内网。再到后来,某些 ISP 甚至明目张胆把 不提供公网 IPv4 地址 写进合同了。
内网地址下的终端设备在互联网上丧失了点对点互联的能力,只能主动向拥有公网 IP 的设备发起连接,无法被动接受连接,P2P 使用受限,就像你拥有一部只能打出而不能呼入的电话。部分内网用户为了使自己的设备能够被远程连接,研究各种打洞、穿透与隧道技术,好不热闹。
IPv6 拥有 128 位长的地址,号称“可以为每一粒砂子分配一个地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每个设备都可以拥有公网 IPv6 地址,点对点连接又回来了。其实想一想,我们只是重新获得了近十年里失去的东西罢了。
IPv6 时代,ISP 依然会为普通用户提供“动态” IPv6 地址:每次接入网络时,ISP 会重新分配一个 IPv6 地址前缀,这就使得用户侧所有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如果你的终端设备之间有内部互联,这可能会造成服务中断。我们不希望自己运行的网络受制于 ISP !
解决方法自然是:给你的局域网分配一个 IPv6 的内网地址段吧。 当然我不是让你重新使用 NAT。当然 IPv6 依然支持 NAT,如果你愿意,可以为你的终端分配内网 IPv6 地址,然后在网关处部署 NAT66,你就又重新再次回到了 NAT 时代。不过通常而言,NAT66 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使用 NAT 技术还会造成非常明显的性能损失。
在 IPv6 网络下,可以为每一个网络接口分配多个 IPv6 地址。你可以为你局域网的设备同时分配公网和内网地址,使你的设备同时接入内外两张网。
IPv6 提供一段称为 Unique Local Address ( ULA )的地址段fc00::/7
,包含fc00::/8
和fd00::/8
两部分:目前fc00::/8
的使用还没有定义,我们不去管它;fd00::/8
可以被自由使用。fd00::/8
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地址段,你可以从中挑选一个/48
的子段分配给你的局域网。RFC 4193建议使用随机生成的方法,使每个局域网的地址段都不同(这也是 ULA 名字的由来),从而避免局域网合并时地址冲突的麻烦。当然这主要是针对企业而讲的,家庭使用的话随机生成还是挑个好记的自己斟酌。如果要随机生成,Google 一下ULA generator
有真相。
有了 ULA,你的设备在内部互访时可以直接使用固定的 ULA,和外部互访时则使用公网地址。只要保证你的路由表正确就可以:默认路由使用公网地址作为出口,ULA 地址段使用 ULA 作为出口。如果出现问题,检查一下你的 Router Advertisement 和 DHCPv6 服务的设置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