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j299792458 你真的有曾理解到授课硕士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吗?水不水是看它是否完成了教育目标,而超过了他的教育目标则是自身的卓越。
你真的申请过 PhD 吗?
我最先申请到的是香港的 Phd,之后无聊投了欧洲数个国家的硕士,发现奖学金挺好拿就去了一个感觉有意思的。英国我只申请了两所,一个帝国理工一个曼彻斯特的硕士,当然也拿到了。
顺便,Cardiff 这种级别的学校我不清楚。但是英国 5~10 名左右的学校,反馈来看,一年授课硕士如果考到班里第一第二还是有希望读博的。我在申请香港 PhD 的时候,最先联系的学长也是从一年授课转过去的,授课一年然后转博,只需三年即可。澳洲也有硕士加权一定程度以上可以继续读博,不过澳洲的老师一直和我哭穷,说他们的科研经费几乎没有学生培养经费什么的,一应要走 IPRS 或者 CSC。香港在 hkpfs 和系奖都没拿到的情况下,导师可以使用科研经费来养学生(导师说,政府规定的标准 20w hkd/y,扣掉学费后大概一个月 1w 港币,research student 可以住学生宿舍比较便宜)
当然英国博士现在确实穷,我一个 2+2 的同学,在交换在学校排第一,牛剑帝理三杀,这种背景留本校读博才拿到 75% tuition wavier。
如果有“乔布斯转世比尔盖茨附体”的智商,再加上“不管怎样的努力”,根本就不会是你现在的学术背景,这个大前提就错了。水的不是学校,不是制度,而是你。我虽然选了个两年的项目,但是我为一年的教育制度感觉到委屈。
顺便英港加澳都有两年的 Mphil,嫌一年的水可以申请这个。
国家电网的要求是,若为一年制硕士,本科为 985 (华北电力视同 985 )可承认一年制硕士为硕士(部分省份可放宽到 211 ),同时若硕士是电气并报这个专业的岗位,则本科也必须为电气,不接受转专业。我也考电网了,只是过了机考后没去面试而已,我厌恶电网的环境但是很清楚电网的政策,宣讲会的时候有人问过。
但是电网本 5 硕 3 博 1 的基层要求,一年硕有的省份是会从 3 延长到 4。
我去上课了,今天一天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