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19 的话没有说完,因为没完全想好 ... 看到 @
lightening @
dot 等几位老兄的看法,感觉比较 inspiring ,说一下初步的想法。
“开源 /自由软件‘不好用’”,这一观点,其实是站在大众(或者换个说法,接受了 WeChat/App Store 的人群)的角度上,与 WeChat/App Store 相对比得出的结论,他们可以毫不在意地说:加个微信吧,什么你居然不用微信?或者,没事我这里面没什么好看的,乱发数据没关系的。违反开源协议?那是什么东西?
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站在接受了 HTTP , Linux 这些东西的人群的角度上,毫无忌惮地说: XXX 商业软件的 YYY 实现不符合 ZZZ 标准,违反了 UUU 许可协议。或者,这东西我不能看它的代码,不能根据我的需求定制,甚至是允许定制但不允许 redistribute 都根本无法理解!无法接受!
比较客观地看,软件的开放、安全、灵活和易用、便捷一样,都是重要的特质,但是不同的人对于不同部分的重视程度和需求存在显著的差异。我觉得两种视角,两种观点,反映的是两种价值观,两种思维。
大众的观点一般是:哇马化腾 /张小龙好厉害好有钱,腾讯好厉害好 cool blablabla ,并不会在乎顶楼说的那些问题,并且在短期内这些问题也不会对他们产生直接的影响。
本贴和之前若干关于此次微信 IAP 事件的若干帖子中反映的“互联网行业利益被巨头垄断”的问题,其实早就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传统行业上发生过。而至于技术革命究竟是缓解还是加重了社会分化,我觉得这是一个争议性很强的问题,隔壁逼乎可能更适合讨论。不过作为屁股坐在底层的人,我的观点是比较消极的。互联网巨头不仅以惊人的速度聚集着物质财富,更会越加迅速地统治全球,对于它们来说,基本没有法治,没有监督,利用移动设备、大数据等方式的控制手段也更加新奇和深入。两三百年前的剧本是:资本家代替了封建主,控制了国家机器,这一次搞不好也是 no difference 。现在看来,如果说历史是“螺旋上升”的话,相对于“上升”的部分,历史更多的还是“螺旋”。
说到底,所谓的技术只是一个工具,本质上是社会问题。
为什么专有软件在很多环境中不可替代?仔细研究会发现都是有原因的。比如 VFX 吧, blender 之类虽然很活跃,技术也不一定落后(比如 blender 的 Cycles 项目,是一个非常完整的 ray-tracing renderer ,使用 Apache 2.0 协议,若干年前就支持了 GPU 渲染,并且有完整的 OSL 支持)。但是人家 Maya 早就成了 de-facto standard ,尽管自动麻将桌(前几年)的表现让人很想骂人,所有的 workflow 和第三方工作还是全都围绕 Maya 进行 ... 有那么一点像 Android/iOS 和 WP 一样的感觉
我们为什么会(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地)认为什么“用户体验”和“好用”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基因 /教育(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个)使我们碰到一眼看不懂的东西就产生恐惧。再加上满天飞的舆论和宣传都在往这个方向走,“用户体验”不好的软件没人用,口碑差,开发者赚不到钱。
但是难道可定制性、可移植性、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这些不算“用户体验”么?前两天我拿另一个手机开热点忘了关,结果 iPhone 连上偷偷下了个 iOS 10 的更新,然后月中还没到我一个月的流量就没了还倒欠了好几十块钱 ... 不能设置自动更新,也不能修改系统加上自动更新的设置,苹果爸爸叫你更新你就得更新,我“体验”很差!!
不仅对一般用户是这样,对程序员也是这样。举个例子,很多脚本语言, a = 1 就能定义一个变量, a.b = "c" 就是一个属性,然后还可以 a.b = true 你看多酷,也不用担心 parse 的时候会报类型错误。然后做项目的时候蛋疼了,比如把一段代码复制到另外一个文件里面,改了半天,跑一下发现 xx 模块忘了引入,好我 import 进来,再跑一下发现 yy 变量在新文件里面应该叫 zz ... 最后发现 3 + a 怎么是 "31",原来传入的 a 是个 string ...
以 RMS 为代表的那个圈子的人,做这个事情无论是单纯出于对技术的热爱也好,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也罢,我觉得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把互联网当作正经的“行业”,他们所构建的社区整体上是偏向于 Anarchism 的。举个具体的例子:他们可能会认为在 free software 的世界里, App Store 这种东西压根不该存在(这话的语气和 Apple 说“应用内内容就是要走 IAP ,走 IAP 就要给我分三分之一的钱”是一样的)。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开发者会自觉地开发高质量的软件,用户会自发地筛选高质量的软件(甚至是主动做 hash 校验 /GPG 签名校验之类的事情),并且会自发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完善这些软件, App Store 是不必要并且违反常理(在这个上下文下基本等于现实中的违反法律)的存在。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基于非强制性的“公约”行动(类似于我们的“协议”或“标准”),平等地团结在同样的价值观下,而不是特定的名称 /平台或短期的(共同)利益下。
你看,这次虽然换到了 free software 一方,还是能一一映射到三次元里面。这套理论我觉得是说得通的,前提是存在这样一个“世界”。
很多人应该会觉得荒唐,但是我并不想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性。互联网一方面创造了大量人们崇拜和追捧的巨头,也产生了更为深入的变革的火花。 RMS 他们做的事情,一点不比 Steve Jobs 他们做的事情差,甚至更重要。这是我认为 free software 最为“可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