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有哪些高质量日报(媲美《纽约时报》)和政经杂志期刊(媲美《经济学人》)

2016-09-19 14:02:03 +08:00
 tongshi
如题。
谢谢!
2076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03 条回复
nvidiaAMD980X
2016-09-20 15:10:59 +08:00
@sammo 不意外,在墙外的为 TG 洗地的人,我看见过不少。大部分人是自卑心作祟…………
yoyoyoyo
2016-09-20 16:15:36 +08:00
@muziki gre 的词汇量么....我都超 gre 词汇量不知道多少倍了 而且这部分知识我都是纯英文学习的 里面 politics 的内容 不认真看都会晕 订阅 economist 已经 7 年了
yoyoyoyo
2016-09-20 16:17:23 +08:00
@tommycai 那份内参有料啊 而且很有料 搞几本来看很有意思的 各种冲突的观点 这两年没看了 不知道质量有没有下降
yoyoyoyo
2016-09-20 16:29:37 +08:00
@muziki 突然回想起来 我刚考完 gre 的时候和你想的也一样 :) 然后越看越不明白了 哈哈哈哈
muziki
2016-09-20 18:39:46 +08:00
@yoyoyoyo 词汇量超几倍。。。 GRE 高分要求 2.5w 左右的水平,真大神。政治词汇七年应该积累的差不多了吧,个人主要看财经和中国的部分
yoyoyoyo
2016-09-20 18:53:44 +08:00
@muziki 我是越看越慢了 GRE 如果不准备能高分那就是大神了 我们的准备方法不大能反应英文水平 特别是记忆词汇书上的词汇 而且开始记忆的中文解释和以后理解的意思区别还是挺大的 相当于每个词汇都重新记了好多次 开始看书的时候一个小时能看 20 页 现在最多 5-10 页能看明白用起来就错了 而且越看越会发现一些之前忽视的信息 当然如果不从事金融商业政治之类的工作 那区分那点信息也没啥意义
ibiner
2016-09-20 19:04:51 +08:00
@yoyoyoyo 多年前,身边的大神都是 GT 裸考,考前看一下题型即可,说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准备上,基本都能 G 接近满分, T 110+。所谓的词汇量没有任何意义。词汇量不是指你背了多少词汇,而是要能认识理解并运用多少词汇。只能用英英词典,这样单词的理解才能更精确。

主要在于平时积累。平时各种英文书多看,基本不看中文书,多跟洋人交流,网上网下,多练习听力口语。这样的话,英语水平用来应付考试时没有任何问题的。如今也都是码农高手了。
ibiner
2016-09-20 19:07:52 +08:00
国内的没有,不要想了,大环境下,不可能有的。
多年以前为学习英语,只看 nytimes, economics 。这两家还不错。不过后来 nytimes 因为影帝的事情被强了。
yoyoyoyo
2016-09-20 19:12:12 +08:00
@ibiner 还是有明白人嘛:) 就是这个时间比较漫长 要长期从事英语使用才有意义 话说回国以后我的 economist 纸质版被 xx 局撕的不成样子了 开始的时候还小心的撕 现在都暴力撕了 还有涂黑的内容
ibiner
2016-09-20 19:12:57 +08:00
@cctvsmg
你说的很对,很多天朝人,由于教育程度低,教育质量差,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非白即黑。以为洋人的什么都是高大上,其实在这个世界各地走一走,就会发现人类社会都是一样的。洋人的媒体也是受操控的,真正独立的媒体是不存在的。共产主义国家,媒体控制是直接可见的,欧美则是间接的。
另外,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偏见还很深。
ibiner
2016-09-20 19:16:04 +08:00
@yoyoyoyo 这样的啊。何不直接看电子版的。
yoyoyoyo
2016-09-20 19:18:13 +08:00
@ibiner 电子版的有 老婆不喜欢看电子版 再说这么久的订阅用户其实纸质版价格不高的
JackBlack2006
2016-09-20 19:18:51 +08:00
有句话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想要人家报道中国正面消息,直接付钱就行了,人家报道负面的其实和国内那些标题党骗眼球流量评论没区别
USCONAN
2016-09-20 19:45:32 +08:00
直接回答不跑題:“沒有。”
leemail
2016-09-20 20:56:12 +08:00
@yoyoyoyo economist 现在还是那种没作者署名的风格嘛? economist 我觉得最有意识地一点就是能把所有记者的文章最后弄成一个调调。不过他们那个 style guide 不错
yoyoyoyo
2016-09-20 21:12:42 +08:00
@leemail 是的 我感觉是每一期不同的编辑 不同的调调 然后几本一个轮回 用词都能看的出来
leemail
2016-09-20 21:16:58 +08:00
@yoyoyoyo 这个看多了不烦嘛?我看多了这点觉得特受不了,就不看了
yoyoyoyo
2016-09-20 21:30:16 +08:00
@leemail 看你看来干什么咯 我看这个就和程序员看别人写的程序一个感觉
leemail
2016-09-20 21:40:58 +08:00
@yoyoyoyo got it
laukwanchan
2016-09-20 21:47:46 +08:00
我对经济学人的感觉要好过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30723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