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未经授权向中国人银行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2016-02-28 15:23:41 +08:00
 Jaylee

昨天在微博上面看到有人说微众银行未经授权贷款审批的理由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而以贷款审批的方式查询可能会对房款的审批有影响。



这是我查询的信用报告,其中确实有一条微众银行的查询记录

我本人从未在微众银行申请过贷款,也未授权过它的任何查询,不知道各位 v 友有没有相同的情况,这种情况该如何维权?

2352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微信
142 条回复
metrics
2016-02-29 00:35:15 +08:00
http://www.pbccrc.org.cn/zxzx/grzx/201310/f4df4e51761540b7b5e9c71eadb8a50c.shtml

“不管是商业银行、消费者还是人民银行,查询者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都必须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且留存被查询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

所以,即便是用户协议里有相应条款,这样的查询也是违反规定的。

这些“互联网金融”,真厉害啊。
Suclogger
2016-02-29 00:39:22 +08:00

客服有说法了吗?
metrotiger
2016-02-29 00:47:28 +08:00
@likaci 是不是用了借呗?据说花呗是不查信用的,不过我不确定
itsnotme
2016-02-29 00:48:31 +08:00
征信官网去注册了下,提示“目前系统尚未收录您的个人欣喜,无法进行注册。”,所以微信也留不下查询纪录了?
aprikyblue
2016-02-29 01:05:15 +08:00
“看到有人说微众银行未经授权*贷款审批*的理由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虽然有斜体,还是看了半天没看懂,直到看了图。。
lshero
2016-02-29 02:19:23 +08:00
@metrics 网络申请信用卡都是先填表,下卡后才去网点面签。但是下卡前就要征信不知道商业银行怎么处理的
steveshi
2016-02-29 02:25:33 +08:00
@likaci 你肯定是用了借呗,用那个就会出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这东西很不好的,在银行眼里这东西就是高利贷,对以后的贷款影响不小
yangqi
2016-02-29 03:04:19 +08:00
@metrics 人家授权书都详细列出来了,勾选同意就表明授权了,授权书里面也说的很清楚了。只能怪自己不看清楚
laiyingdong
2016-02-29 07:57:10 +08:00
我觉得腾讯肯定是有合同和提示的 自己都说点开了没注意看怪谁 不过 pull 一下也不会怀孕嘛
paulagent
2016-02-29 08:00:45 +08:00
@yangqi no body will read
yangqi
2016-02-29 08:06:29 +08:00
@paulagent 微众银行:怪我咯?

我理解从情理上谴责,但是如果真要是闹上法庭的话恐怕没有什么好辩解的,最多也就是从授权书上咬文嚼字了。

所以教训就是以后类似的服务开通前先看看条款。
whufix
2016-02-29 08:15:00 +08:00
操 o(>﹏<)o 不要啊
byron
2016-02-29 08:42:21 +08:00
楼主可以直播更新。
primroses
2016-02-29 08:50:35 +08:00
这个关注后续
evilangel
2016-02-29 08:52:40 +08:00
这种咬文嚼字的话难道不是必须有“书面授权”才能查信保?按照规定企业合同不能凌驾于法规之上吧,那这种合同不就是霸王条款了?难道不是一告一个准?
Quaintjade
2016-02-29 08:59:45 +08:00
@yangqi
如果微信以后弄个红色大按钮“马上领取红包”,上面小字我已阅读并同意 blah blah (没打勾会提示你打勾后才能拿红包),难道也有效?

在存在误导(按钮文字未明确贷款)或隐瞒(协议需点击才能看到,就好像银行把协议正文叠在下面,把签字页放在最上让你签字)的情况下,这种同意书可以是无效的,所以有时银行甚至会让你手抄一句已阅读并同意的声明,而不是签个字完事。
alangz
2016-02-29 09:44:34 +08:00
我去,没想到有这么严重
juneszh
2016-02-29 09:48:49 +08:00
@yangqi 我觉得协议里并没有清楚表明类似"开通了这个服务会影响你后续的银行贷款申请", 而且如果不是楼主亲身经历并且分享出来, 也没人知道这因果关系, 这算是隐瞒了风险
pljhonglu
2016-02-29 09:55:49 +08:00
关注~
这种情况楼主应该是可以起诉的~
kurtis
2016-02-29 09:58:30 +08:00
我到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有金融牌照的机关根据业务需要,在被调查人同意的情况下,查询个人征信本来就是又合法又合理的。到了国内突然就变成不要什么脸了,真是奇葩!!!

问题的本质在这里,后面一家银行出于谨慎,询问了贷款申报问题,这也是合理的,但是由于信息访问不够透明,第二家银行不知道前次为什么查询,反而要客户自己证明,这个就极度不合理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25965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