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大段,一个手抖点到X,都没了
没关系,再打。
这篇回复里一部分来源度娘,一部分来源quickwiki(那个页面真的强,强烈推荐),一部分来源我自己的知识(回忆罢了)。
机器猫的动画1991年中央电视台全国播出,引起轰动。
不过在之前也有地方台播放过港台版(具体版本不知道)。央视版前15集董浩配音,后面的37集刘纯燕配音,机器猫本人翻译成阿蒙,同时期港台翻译是“叮当”,“小叮当”。
偏一下题,其实这两个翻译都有挺意思,多啦A梦,ドラ[DORA]えもん[emon],ドラ可以和好多词联系起来,最接近的是“銅鑼”(毕竟爱吃铜锣烧)。铜锣嘛,铜锣响叮当对吧(…别问我为什么不是铃儿响叮当),“就翻译成叮当好了!” 大概是这样…
至于emon,就是卫门啦…但卫门这名字日式风格太重了,所以干脆音译,阿蒙好了。
这也比较符合我们的一贯作风,不能回避的问题要巧妙处理嘛。
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如同@
sinxccc 所说的,央视的片名叫做机器猫,但这个蓝色吃力机器人叫阿蒙。那机器猫被叫做机器猫到底是来自于哪,我人认为其实还是来自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漫画。
(关于译名,更详细的在Quickwiki链接里。
http://www.quickiwiki.com/zh/%E7%A5%9E%E5%A5%87%E5%B0%8F%E5%8F%AE%E5%99%B9)其实动画片我并不太在行,毕竟没看完全,我主要说说漫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92年拿到了多啦A梦的完全授权。不过在没拿到完全授权的8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也是出版了一些小册子
九毛八分钱一本,96页,三十二开,带副标题。
http://www.997788.com/a102_2642339/http://book.kongfz.com/18240/178302586/‘而刚才我们说到中央电视台的动画是在1991年,而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的最早的机器猫小薄册子是在89年,而同时期同内容的其他作品(盗版)都叫做叮当(毕竟那时候一般的出版社还没有自己翻译外语作品的能力),所以应该可以确定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机器猫》是“机器猫”这个译名的最早使用者。
但小册子我猜这里看过的人应该不会太多,所以大家熟悉的机器猫也许是这套:
http://dongxi.douban.com/show/1175950/http://book.kongfz.com/18615/130099165/三块六毛钱一本,189页(大概吧,印象中是这个数字),32开,内容和单行本一样。一开始出到1-43本,95年之后出的44本,45本。
顺便求教一个问题,我只看过1-43本,44、45看过内X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海X美术出版社的盗版,46之后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多啦七小子的漫画(田中道明),有看过的大神请透露一下。
时过境迁,刚发过的quickwiki链接里有这么一段:
“藤子·F·不二雄病逝之後,朝日電視台繼承《哆啦A夢》的著作權,並依其遺願「希望亞洲地區統一改以日本音譯,使每個不同地方的讀者只要一聽就知道在講同一個人物」[來源請求];於是促使台灣大然文化在1997年以《哆啦A夢》為中文名稱,發行小學館授權的《哆啦A夢》台灣中文版。其後,香港的青文、文化傳信、中國大陸的吉林美術出版社(吉美)這些漫畫叢書發行代理商也陸續跟進。電視動畫播放單位華視、TVB和央視大部份於2000年代初開始亦更改了譯名。至2005年,阿福、技安最後也相繼改名。”
尽管被[來源請求]…但这件事传播的范围还真是很广。大家都说是这么回事,那就当做是这么回事好了。总之,大概就是这段话里说的这样,吉林美术出版社在1997年拿到了完全授权,取代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了现在我们知道的《多啦A梦》。我还记得刚出多啦A梦的时候那书的书腰还是内封上印着,“请叫我多啦A梦吧!”当时着实震惊了我,“什么jb玩意,机器猫都要改名字…”不过现在想想,都统一成多啦A梦也不错。就现在这不还是有人在说“我只知道叮当啦!”这样的话嘛。不统一的话,这么说的人应该会更多吧。
哆拉A梦也好,机器猫也好,铜锣卫门也好,阿蒙也好,叮当也好,是那个蓝色的报废猫型机器人就可以了。今天六一儿童节,祝大家六一快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