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微信推出付费在线保存聊天记录的服务你会使用吗?

2015-03-08 22:29:32 +08:00
 F2Sky
我今天试用了一下 win 版微信的聊天记录备份功能。

因为是 iOS 系统,所有要先在 iPhone 上上传聊天记录,然后在 Android 手机上登陆同一微信账号,再下载刚刚上传的聊天记录,再使用桌面版微信备份聊天记录。再在 iPhone 上重新登陆微信,恢复正常使用。

整个过程操作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毕竟还要通过 Android 手机做一个中转。

如果腾讯推出聊天记录的在线保存功能(不像现在这样,只有 7 天),我想我是会付费的,毕竟自己操作太麻烦了。

不知道大家的 iOS 版微信聊天记录是如何备份的?如果有语音聊天记录也可以正常恢复吗?
547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微信
35 条回复
Elethom
2015-03-09 14:45:46 +08:00
Telegram 就有,加密、免費。用微信的朋友就根本沒有幾個,多數在 Telegram,少數 Hangouts。
lovexisen
2015-03-09 15:02:19 +08:00
聊天记录有那么重要吗?
liangzhitao
2015-03-09 15:09:13 +08:00
@CtrlSpace 如果只是为了保存聊天记录,那就没必要了,安装dropbox,然后安装DropboxFolderSync插件,右键将QQ消息目录同步到dropbox就可以了.
learnshare
2015-03-09 15:34:29 +08:00
永久保留聊天记录,会引起很多问题吧
CtrlSpace
2015-03-09 15:38:29 +08:00
@liangzhitao 怎么可能拿到消息记录的内容= =
CtrlSpace
2015-03-09 15:41:40 +08:00
@learnshare 可以设置独立密码的
CtrlSpace
2015-03-09 15:42:11 +08:00
@learnshare 额 指的是QQ(逃
mnsw
2015-03-09 16:23:01 +08:00
@CtrlSpace @binjoo 所以我冲的是超级VIP6,要不是为了这个聊天记录漫游,我才每个月多花20呢,哎。
wzxjohn
2015-03-09 16:28:00 +08:00
@Elethom 这种自己开发的加密算法真的能信么。。。
liangzhitao
2015-03-09 16:45:47 +08:00
@CtrlSpace 不用拿到消息记录的内容啊,直接备份整个文件夹,dropbox会自动增量备份.不管你是换电脑或者重装QQ都没问题.
Elethom
2015-03-09 17:49:41 +08:00
@wzxjohn
那你快去破了吧,源碼就在那兒,million USD 的懸賞記得分我一點,感激不盡!
yangchen3161
2015-03-09 19:12:25 +08:00
张小龙做微信的时候就是冲着约炮软件做的,所以关于微信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觉得想不明白,那就把自己切换到“约炮”模式,再看这些问题。
比如:
1、聊天记录为什么不能漫游?帐号密码被别人知道,别人一登陆你的聊天记录都出来了,你觉得如何。
2、你觉得微信切换帐号麻烦吗?但是这样可以避免让别人知道你还有另一个号码,你对比一下QQ的多张号处理,就知道微信多为你着想。
3、你觉得朋友圈评论为什么只有你们两个的共同好友才能看到你们俩的评论互动?因为你的三个女朋友都在你的一张装逼图下面评论,他们不会互相发现,你的发言负担少了很多。这个可是微信原创的哦。
yangchen3161
2015-03-09 19:14:51 +08:00
@TashinV 安卓也可以这样备份,使用钛备份就可以把所有的微信历史完完整整的保存。
但是题主问的是“小白用户”的感受吧,他们哪会什么document文件夹啊。
yangchen3161
2015-03-09 19:16:45 +08:00
另外,题主,你试一下PC版的QQ电脑管家以及手机版的QQ同步助手,好像这两个中有一个推出了微信聊天记录备份的功能。
另外,微信自己也有聊天记录暂时备份的功能,就是方便你迁移机器的时候用户。
binjoo
2015-03-10 09:46:18 +08:00
@mnsw 我不会告诉你我是超V7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17540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