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uozhedaodan
2014-12-13 12:38:33 +08:00
我母亲自身就是教授+博导,虽然算不上很有名但是所在方向内的人基本都知道
以下:
1、不去的话和导师谈一下就OK,不用考虑那么多事情,什么毁约不毁约那都是吓唬你的,如果大家都签完毁管理上会很麻烦,所以这么说而已。人心都是肉长的,而且到了这个年龄段,都是有孩子的,有的都抱孙子了,会以自己学生的前途考虑的。之前我母亲作担保,自己的一个博士生国家公派出去了,后来对方学校的老板盛情挽留。那个博士生取得我母亲的同意后就直接和国家毁约了。国家提供的学费+生活费+机票钱也没还。只要取得导师理解一切都OK。
2、国内的现状就是导师负责跑项目,定个大的方向,学生做项目。如果导师申不到项目,拿什么让学生发论文,拿什么给学生报销杂七杂八的各种钱?楼主保的是硕士?如果一个老师是博导,一般情况下是不管硕士生的,都是让博士生带着管。如果是比较年轻的硕导,有可能会管硕士生。
3、导师的业界名气很重要。如果真是一个十分牛的导师,又是读的硕士,有可能毕业的时候都记不住你的名字…但是无所谓…自己是xxx的博士/硕士就足够了。同样的成果,如果是不知名的导师,版面费+送礼都不一定能发中文核心,就算发也会排到2,3年之后。如果是名导师,直接打电话过去说明情况,免版面费+插板提前发。不过免版面费一般也就是客气下,毕竟科研经费里面有版面费而且往往花不完。能够插板快速发论文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不是单单靠钱能解决的。
4、实验室压迫感是必然的。原则就是“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寒暑假是“学校停机器不能停”。现在大学排名不都是看SCI之类论文的数量排名么,所以学校都会给学院分配指标,学院再给导师分配指标。所以只能是在申项目——发论文——结题——再申新项目 之间轮回。
5、如果以后想走科研的道路,你的导师更重要。论资排辈。而且国家基金批准与否最后是一群专家小组讨论的,如果你的导师是组长副组长,或者哪怕只是在现场讨论里,该有的面子绝对会给足你。
废话了很多,大概就是想说其实楼主你迷茫的地方都是国内的惯例,去哪读研都一样…结论:能读研尽量读研。许多去了国网和南网省局的学长,许多也都毕业一年辞职读研了(根基深厚的电二代除外~~)。遵照自己的想法去试一下即可。研究方向不同,氛围也就不一样。见仁见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