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的目的是办卡,总共就呆了两天。
感受如下:
1.出了西九龙高铁站抬头一眼看见了几个巨幅大字"耶稣是主",这算是第一个冲击,在内地不可能见到如此直白的宗教宣传,所以很明显感受到这个地方和内地真的不一样
2.城市确实很老旧,但是,他们的大部分设施只是老,但是功能没有任何问题。和内地比起来我觉得是金玉其外和金玉其内的区别(关于这点后面会有更深的感受)。
3.交通方面并没有想象的方便,之前以为香港地方不大人口密度那么高,地铁应该会很方便,但情况并不是这样,地铁通常要走挺远,公交站(好像分大巴小巴之类的)密度应该挺大,但车辆的频率并不高,我坐的那次(小巴)等了快半小时。还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他们的公交站牌我没看懂。 另外,坐小巴如果乘客不按铃是不停站的,我坐的那次就坐过了,是到了下一站有个女士按了铃我才跟着下去的,这方面我觉得是为了节省时间。
总体第一天因为赶时间和不熟悉路况等原因,感受挺差的。但是接下来就完全颠覆了我的感受。
1.几顿饭都是随便进的小饭店吃的,价格平均大概 50 左右,都很好吃,吃得出来食材质量都很好(对比国内的预制菜),分量也很足
2.车上车流人流那么密集,但是两天下来我只听到 3 次按喇叭(特意留心数的),都是很短暂的滴一下那种,很不可思议。而且好像没看到过堵车的情况,路上车速都很快,即使在中环这种市中心区域。我猜测原因可能是严格的人车分流以及大家都遵守规则,路两边都有护栏,只在红绿灯位置开放给行人,所以香港的道路几乎全是快速路。
3.每个红绿灯路口都有盲人导航用的那种滴滴滴的声音,而且声音很大。一开始听着还觉着有点刺耳且觉得有这个必要吗,直到我看到有一个盲人单独拿着一根导盲杖在路上行走,我才感受到这个城市对障碍人士的用心。路上有很多坐轮椅的人,他们几乎可以顺利通行任何地方。
4.关于香港本地人歧视说普通话的内地人,我个人的感受是这是个误会。举个例子,我第一次办卡的那个分行,客户经理跟我说话非常客气,然后中间我在填表格的时候来了个本地人用粤语跟他说一些事情(我完全听不懂),他们俩对话就跟吵架似的,然后中途时不时客户经理会弯下腰小声非常客气地跟我指导"x 先生,您 xxx",然后站起来接着跟那位本地大街"吵架",那种感觉就像面对家里来的客人。也的确遇到过几次态度不好,一次是坐小巴我问了下司机这车是不是到 xx ,对方是个五六十岁的大叔,非常不耐烦地说了几句,我没听懂,然后我就下车了。还有饭店老板大部分不会像内地这样笑脸相迎,更多的是面无表情的滴给你菜单,但他们面对说粤语的本地人也就那样。 我个人的感觉是,第一他们的商家和消费者是更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像内地这样好像去消费就是大爷。还有他们做事更讲究按规则办事,所以人和人之间显得比较冷漠。我个人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总结,这次去有好的感受也有不好的,但总体我觉得还是感受到了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区别。 我觉得香港的文明程度还是很高的,感觉在那边不用总提防着如何不被坑蒙拐骗,这种能够放心的感觉太棒了。
香港对我们内地这些 8090 后来说是一个太特殊的存在了,想说的话挺多的,所以内容组织可能有点混乱。
最后真心希望香港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千篇一律的世界真的很没意思。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