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为做了个数据量比较大的项目,外加各种模型权重、数据集越来越多,患上了存储空间焦虑症。年底的时候回国扛了一台绿联的 DXP6800Pro ,外加 6 个西数 16T 二手企业盘和 2 个 2T 的致钛 Ti600 的 SSD 到办公室,现在不焦虑存储空间了,但有点纠结怎么用好这个 NAS 。网上搜索+问了问 ChatGPT ,并没有在方案设计上找到什么有建设性的答案。
目前的状态 刷了 Debian12 ,6 个 HDD 用 ZFS 组了个 RaidZ2 ,两个 SSD 做镜像后现在是 ZFS 的 LOG 。本意是想加速一下写入,但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我自己还搞了个万兆交换机,配合手动配置 IP ,让电脑和 NAS 之间通过万兆局域网连接,平时会通过一个跑在 podman 里的 samba 挂载到(Windows 和 Linux 都有)电脑上。Samba 开了个共享账号给周围的同事用,自己有一个单独的 Samba 账号。本来还搭了个 Aria2 ,但因为 podman 容器里挂载目录的权限问题比 docker 要复杂一些,所以还没跑通。
总结来说,现在的 NAS 用起来有以下几个痛点
鄙人的核心诉求大概如下(重要性从高到低)
如果可以,我希望达到这样一个效果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效果,我调研到了下面几个结论
基于以上结论和一些来自 ChatGPT 的建议,我得到了目前以下几个关于存储规划的方案
在应用规划上,目前的 Samba 方案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考虑过利用 Nextcloud 实现 WebDav ,但其本身的性能实在堪忧,所以暂时没有用上。
其他一些补充和 Q&A
目前的问题
在此感谢社区内的诸位,祝大家春节愉快,阖家欢洛!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