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有必要上私立?

17 天前
 duanjiong
说说各位的看法, 明年秋天咱家也要上小学了。 我的想法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小学学的东西也不多,可以吧省下来的钱以后针对性的补课。 也不是说上不起,就是这个工作啊,以后谁也说不准,总想着结余多点,有点保障。
489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教育
68 条回复
5200
17 天前
虽然学的不多,但是很多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如果在读公立中等偏上就还行吧,
q1102389095
17 天前
孩子真正学什么得自己悟,完全靠兴趣爱好和提前接触领域知。,不能靠学校,学校在我看来只会培养打工人不会教你怎么赚钱只会教你怎么听话,怎么完成 KPI 。家里是某一类领域的那就传输相关领域知识,如果没有,兴趣为主学校为辅。
duanjiong
17 天前
@5200 也有道理,今年上的幼小衔接,确实感受到了多花钱跟少花钱的不一样, 半个学期的变化感受还是蛮明显的
sagaxu
17 天前
学费只要五千一个月那种私立,并不比中上等的公立好。高端私立确实是好,也不必卷高考,但是成本就高了,不光学费高,每年还要组团出国游学几次,9 年要多花好几百万。
duanjiong
17 天前
@sagaxu 中等吧, 二线城市, 一年估计 6 ,7 万的样子
tutou
17 天前
@duanjiong 幼小衔接是什么时候开始上?
duanjiong
17 天前
@q1102389095 小孩子挺听老师的, 老师说啥都对, 家长来交有点没权威
laofan666
17 天前
公立学校的老师有编制,不存在失业风险,教小孩全凭个人自觉,打骂孩子学校还会护着他,
私立学校的老师教的不好可能会失业,敢打骂孩子直接开除,而且私立能过滤一部分贫穷家庭的孩子,
能私立就私立吧,教育孩子不光是成绩,还有身心健康,私立学校家长的话语权也更大一点
duanjiong
17 天前
@tutou 2024 年 9 月, 马上上学期就上完了
MENGKE
17 天前
这个还是看你经济情况,多着几万少这几万没啥感觉的话可以,如果感到费力没必要。
看你的情况应该一年几万的学费不算多但也不是轻轻松松掏出来没啥感觉,所以建议上个公立吧。
q1102389095
17 天前
@duanjiong 这样不行,学校教的永远都是:听话,家庭教育很重要的,包括性教育爱的教育等等
xiamy1314
17 天前
有钱就去,没钱不谈。
acthtml
17 天前
普通家庭上毛私立
psh2129
17 天前
我来说一下感受吧,
坐标上海:摇号上的一个偏上的私立,
一年开销大概是 15W ,二年级了,老师的流动性有点大,但是对孩子对学校特别喜欢!
我们有点特别,不是特别的富裕,但是我们算了一个账,
1.我们学校是早上 7 点半,到晚上 7 点半,一天在学校大概是 12 个小时,我们家里没有老人帮衬,所以这一笔的托班费用是省下来了,大概 2 万吧
2.一般如果去托班的话,培训技能费要吧,大概也要个几万,学校的教育还算是比较全面的,6 点后,会有一些培训的内容
3.省心,是真的省心。我们双职工,平时没有什么时间,作业都是学校做完的
4.周未一般也没有什么作业,就是复习一下。
brianinzz
17 天前
二线城市, 一年估计 6 ,7 万的样子
好贵啊 幼儿园这个价钱还算正常
郑州差不多的私立也就 3-4
我们考虑更多是因为 公立放学早... 私立管三餐这样双职工还能喘口气
linxb
17 天前
小学上私立的有一种说法,就是容易后劲不足,毕竟私立学校注重的是短期效益,让家长看得到的效果,面向家长教学,到了初高中可能出现裸泳情况
vinceshm
17 天前
@laofan666 私立学校老师没编制这一点也是个缺点,学校虽然收费高,但是老师工资并不高,水平不高,老师流动性也大
wu67
17 天前
小学无所谓, 经济条件可以那就上.
初中开始建议能上私立就私立, 或者是那种土豪小区配套的学校(一般得硬考进去), 教育水平真的不一样, 而且初中知识跟小学严重脱节, 稍微放松就很容易跟不上, 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JusticeLanding
17 天前
能到网上问出这个问题来的,感觉你就不在私立贵族圈。小孩融不进去的,哥
JusticeLanding
17 天前
读私立的家庭,已经规划好出国留学计划了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110545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