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真是一个不戳的污蔑手段

21 天前
 vasto

成本极低,根据对方的特点编一个符合其特点的谎言散播出去,只要扩散开来效果就产生了,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去求证真假,少数人会去质疑但多数情况下又被淹没在其他人的口水之中,由此,谣言的效果就达成了,无论它之后有没有被证伪 打破谣言的方法,是和该谣言针对的对象进行解释来解开误会,但如果谣言针对的是不确定的群体的话那么就很难破除这个谣言带来的危害了

434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21 条回复
processzzp
21 天前
那得看你造的是谁的谣,选错了对象就等着进去踩缝纫机吧
sakujo
21 天前
给清水里滴一滴污水,就再也弄不干净了
hazardous
21 天前
这应该是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吧,想听听上过这个专业课的同学来讲讲学术上的看法。
cmdOptionKana
21 天前
挺好的,物极必反,谣言多了大家就免疫了。
akira
21 天前
是的。 而且很难洗。 只要你道德没底线,谣言确实很好用 。。。
nightnotlate
21 天前
以前我豆瓣小组玩的多,
主要是无聊 就什么帖子我都回复 插科打诨一下 刷个脸熟。
只限于线上交流。
有次我在豆瓣小组发帖 就普通的帖子,好像是讨论和女朋友相处的矛盾 询问别人。
有个人 我不认识 没打过交道,
也不知道他开玩笑还是恶作剧或者故意害我,
他评论说我之前和他朋友 yp ,
然后楼就被歪成了我有女朋友还 yp 。
而且评论越来越多。
很多人骂我 ,也有很多人看热闹。
我那时候脾气很直,
我就直接跟他赌咒 说我如果约过 我 si 全家 如果我没有 你 si 全家 敢不敢?
他就那种赖皮脸说“好好好 我 si 全家”。
我就怎么也没法辟谣了。
后来我气的退组了。
当时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私信我,说我是被人搞了,安慰我。
这件事我到现在都记得,别人给你造一个莫须有的谣,你是没法证明自己没做过的。
Damn
21 天前
@nightnotlate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把你误认成别人了?
zerovoid
21 天前
才发现么,饭圈和自媒体早玩烂了
chanChristin
21 天前
@nightnotlate #6 不要陷入自证陷阱,他说你 yp 你就说他有老婆孩子还 yp 不完了
yukino
21 天前
你的法抗够高吗🐶?
jeesk
21 天前
小作文,各种短视频,招摇的重灾区。
datocp
21 天前
高中时,因为传言闹鬼,老师让 10 个同学站在讲台上,从第 1 个人传一句话到最后 1 人说出,经过不同人添油加醋还传错了,印象深刻。
重复是种力量,谎言重复 100 遍就成为真理,有人说不是戈培尔说的。
央媒不造谣嘛?我第一次深有感受的就是描述群租房消防问题,从那天起,我不再相信央媒。
后面的抢连花清瘟,这么大的媒体也就这样了
当年实名化,据说是从桔子里有虫开始的,可是投资市场的小作文,怎么就不抓那些出口人,每每听到小作文,涨跌都有理。。。
工作中电脑不好影响工作效率算造谣嘛!哈哈,我经常对他们说不会用电脑怪电脑慢。。。虽然我自认老实,我也学会了都是别人的错,我没错。。。


有个对狩猎的评论很精辟

1567 有用

麻绳 2013-03-28

这电影要是早两年看,不会有这么深感触。很多 情况下,真相是什么对围观者并不重要,他们需 要的只是一个支点,让自己站在虚妄的道德制高 点上,得意一时是一时,反正过几天他们就会遗 忘,任由真相被新的猎奇淹没,微博上这样的人 和事比比皆是。

电影里的真相是可以看清楚的,所以才对周围各 种正常的人正义的人感到愤怒,感受到普通人的 各种无奈。可现实中很多事情的真相是无法洞悉 的,提醒自己少选边站队以为自己是代表什么


今天看了一期为什么这个国家容不下讲真话的人

在我的周围也老是被人敬告流言裴语的杀伤力,大意是只要这件事不传播,就不会有人关注,就不会传得到处都是,那连控制这件事传播的过程都无需做了。
高二时老师做了一次游戏,黑板前一句话从第 1 个人的耳朵传到第 10 个人并由第 10 个人讲出来,经过传播的人添油加醋,结果和传给第 1 个人的那句话完全不一样,深深的感受到人言可畏。
现在的社会更直截了当,你只能讲好听的话,哦就是那个词正能量,新闻里像拍电影一样叫得声嘶力竭的正能量,让人搞不清什么叫新闻什么叫电影。起底社会的黑暗动了别的组织的利益还不搞垮你。你高风亮节不怕事,搞不垮你,搞垮你周围的人。而且是因为你连累了别人。
网络上还留着非常多的名人对不敢讲真话的反思,那些疯狂泯灭人性的年代还有大量的曾经的视频留在互联网上。用眼一看,这些文章都非常有年代感,也不想去细究从哪一年开始大家连说真话都已经不被允许。
敬佩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他们揭露了真相,推动了社会的改革,他们才是真正热爱国家的人。

我们为什么不敢讲真话

鲁迅先生在《野草·立论》一文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老师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高兴透顶。满月时,抱给客人看。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当官的’,他于是收获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哎唷!哈哈!呵呵呵呵……’”

1994 年,“提倡讲真话”在媒体上很热闹了一阵。当时看到一则精采的“幼教故事”。故事说:阿姨问孩子甲,你要大苹果还是小苹果,甲说要大 的。阿姨批评他自私,并给了只小苹果;又问孩子乙,乙说要小的,阿姨表扬了他,并分给他一只大苹果。这样一来,其他孩子纷纷效法:“我要小苹果”。

         天下相率为伪”是怎么来的?自然不仅仅是来自于这般狭义的师生授受,还包括在社会这所大教堂里普遍的人生实际体验——你为什么可以吃香喝辣?或他为什么鼻青脸肿?这都是结结实实的“教育”。

        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这通常与喜欢与否无关,而与利害有关。如果说真话总是不见其利只见其害,无论怎样提倡都是枉然。这么简单的逻辑关系,连三岁小儿为了获得大苹果都懂,成年人为什么装糊涂?
q1102389095
21 天前
油管有个严聪闲聊有一期讲过这个谣言以及如何利用如何避免,谣言真相群众并不在乎,正如乌合之众里面写的:群体行为受情绪影响。不然哪来那么多反转反转再反转。而且有时候谣言效果达成了,受害者过时再澄清已经没有人在意了,实质性伤害还是会留在哪里
amon
21 天前
刚好看到这个,要不你试试
https://zhuanlan.zhihu.com/p/17831222724
movq
21 天前
都不用造谣了,和是不是谣言没有关系。就算一个赤裸裸的真相摆在大家面前,持有不同政治立场或者偏见的人,他们对这件事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uqf0663
21 天前
我有个前领导是个恨国党,看见消息都不细究一下来源直接就信了,然后再传播。然后他的那个圈子都是这样的人,都是高学历的人,各种离奇的消息各种高潮。曾经把我拉进他们的群,我观望了两天退群了。谣言主要还是看的人愿意信,算是人类社会的 BUG 吧,
razios
21 天前
@datocp 每次都会想到满江红这片子,这么多人怎么做到没把诗词传错的
Y25tIGxpdmlk
21 天前
@sakujo #2 没事,现在有净水器,保证给你过滤的嘎嘎干净
PingAn66
21 天前
@processzzp 某雪好可怜
wclebb
21 天前
诬蔑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这个环境其实实际上是缺失了信任链。
就有点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手握着自建证书,在一定范围内连接,熟悉你的人就是信任链。

那么信任链的根证书是什么?
中国实际上是没有这个所谓的根证书。
因为没有信任的根证书,我们能相信的地方都没有,很容易陷入猜忌对方。

一旦有一点点的证书,就会粗暴删掉。

但凡是有根证书能传播,我们就会在这里形成一定的信任链。
但是?……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110439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