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本技术书,能不能熬过这个内卷时代。

89 天前
 winglechen
先不考虑难度,假如写了一本有价值的书。
能不能保障自己的职业路径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备注:如果写本书,可保一路顺风,相信难度总有办法客服。

有没有想写写书,或者想合作写书的呀,出来聊聊
1097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38 条回复
v2Geeker
88 天前
有价值的书没问题,额外收入、个人品牌、个人市场竞争力全方位提升,但是成书非常考验个人的能力和心力。

噶韭菜、滥竽充数的书就算了,题材和大纲选好,AI 哒哒都能填充出来,毁人设。

另外,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非常少,你愿意分享吗?别人一个粘贴复制,卖课收钱,你愿意吗?
winglechen
88 天前
@v2Geeker 防拷备,要靠平台的力量,平台积攒的内容和用户多了,就不怕拷备了
yuxian
88 天前
看到话题这么火热。我也说一句,重复三遍。如果目的是为了突破内卷,不要写书!!!
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之外,技术的这东西,根本不缺会的人。也就是内卷的根本。
把想要写书的时间,放在社会实践上。比如去学习人际关系。学习此前未知的业务知识。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只有见识的足够多。你会发现在新的领域里,你对新的业务有深刻理解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思考,是不是可以给其更多的改变。突破内卷的方式是发现新的模式,而不是新的内卷。
winglechen
88 天前
@yuxian 不太同意,能不技术搞好的人并不多,拉一下大厂 P7 级别的,能力其实并不是那么牛掰
只是在限定的小方格内可以贡献自己的能力,大部分人思考深度不太够,只会在 mvcs ,或简版的 DDD 里生存
换个场景模式,能适应的并不多,翻一翻国人知名的开源项目,就会明白,技术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dfkjgklfdjg
88 天前
看有人提到了卡颂,突然想起来他之前发的这篇文章 👉 [为什么我挺久没写技术文章了,原因很现实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6704782)
或许会提供一些帮助。
chengkai1853
88 天前
现在有万能的 Ai ,如果不是比较高深的技术,感觉基本不需要看书😂
winglechen
88 天前
@dfkjgklfdjg 很好的思考,依赖行业,确实比依赖公司要高明,出书便是一种依赖行业而非公司的作法,相信卡颂的收获不小,当工程师有行业影响力时,公司对他的限制就变小了。

客观地说,现在开始写书呢,其实是晚点了。大部分内容领域已经有不错的内容占位了,要做到比前人强,是挺难的。
现在内容创作必须要有新的形式,新的平台出来,可能会有 3000 左右创作者,可以凭借内容做到 3 万+/月,做到只依赖自己

我们就是在这条路上做尝试,希望走出一条路来
国外的技术内容网站,其实是比国内丰富的,形式也多样,收入方式也各有各的特色
反观国内,内容平台形式单一,技术内容很难挣到钱
而国内有拥有如此庞大的技术群体,一定会有对应的模式出来

我们是挺坚信的。
* 结构化的内容 > 流水式的技术内容
* 无边界的课程 > 个人(名人)课程
* 技术人需要建立一个能支撑自己职业的行业组织,才能对抗老板们的无理要求,才能形成更好的合作
winglechen
88 天前
@chengkai1853 AI 能做的,和 AI 不能做的都是商机
AI 能做的工程师可以做应用

AI 基础是 输入 + 概率
之前没有的,或商业私有的就是 AI 不能做的

人将这些没有的知识沉淀下来,
下一代的 AI 就可以做了
dfkjgklfdjg
88 天前
@winglechen #107 ,虽然群体庞大,但是愿意付费的人并不多。如果你尝试写过付费文章就能深刻感受到了。

大部分的技术人都是能够理解和支持知识付费的。但是真的需要到自己掏钱的时候就会开始斤斤计较。觉得这不行那不行的,你怎么还有脸收钱巴拉巴拉巴拉。

但是很多深刻的文章写出来,通常会非常聚焦于某一个非常垂直的领域或者技术难点,受众面就非常的小。
- 正好有这部分需求的人就会非常愿意付费;
- 没有这部分需求的人则明确不会付费,会收藏等到下次需要的时候再购买。

但当下没有付费只是收藏,再次付费的可能就会降低非常多,文章内的知识相应的也会过期。叫好不叫座是常态。

那么,尝试过后很多人会选择扩大受众面多做一些入门内容,给人数最多的初中级技术人看。这样就很难挖掘深度,价格也会低。
除非是成体系的课程或者文章,而且几乎没办法赚到口碑。时间久了容易会陷入投入产出比太低的思考和焦虑。

---
至于平台,其实蛮多人之前在知识付费潮流起来的时候有尝试过。
比如说 [GitChat]( https://github.com/GitBookCn),当时他们的理念或许就是贴合你们当前的想法。他们的兴衰过程对你们来说应该非常有借鉴意义。
winglechen
88 天前
@dfkjgklfdjg 没有新的机制,挺难的
比如极客时间用名人课程跑通了一咱变现的机制,就成功了
极客的 mactalk 现在搞的内容付费也算有点样子了

现在,我们也在尝试造一种新的机制,有点难,不过难且挣钱不多的机会,才是真的创业机会
mhycy
88 天前
写书不如写小说
mhycy
88 天前
从经济角度,生产过剩之后还能维持经济流转的经济活动就只剩下文娱产业
或者说广义服务业,而写小说可以说是最好入门的选择。
可以在这个赛道试试看,虽说创造性工作没那么容易
winglechen
88 天前
@mhycy 软件还是有钱挣的,现在最简单的办法,是好好学习,抢同行的饭碗,现在压力太大,大家都没心思学习了
coolmenu
88 天前
喷了,写书的更卷,要不停的跟进技术修订
winglechen
88 天前
@mhycy 现在是肥肉吃光了,开始吃骨头上的肉的时候了,小的机会其实是变多了,乐观一点就能看到很多挣钱的点
比如做个 1 万人有价值的小工具,就能养活一个小团队,然后就只剩下幸福生活了,国外的软件生态也是这么来的
winglechen
88 天前
@coolmenu 能挣钱或保命,辛苦一点,不算啥,哈哈
mhycy
88 天前
@winglechen
技术眼中的价值基本等于没经济价值
怎么从客户手上抠到钱是很多技术人都搞不懂的领域
这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对市场的观察
winglechen
88 天前
@mhycy 是呀,业务也是技术的一块,国外的产品经理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工程师兼着的
业务能力就是变现能力

同理,写本书找不好定位,越努力,越难受
技术还是要回到价值里去
mhycy
88 天前
@winglechen
写书和做产品一样的,调研找需求做规划,实现细节
简单点写个小说看看呗,说不准放起点能大卖呢
winglechen
88 天前
@mhycy 哈哈 臣妾做不到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108881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