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路由真的不稳定吗?

95 天前
 devli

旁路由(旁路网关)一直是一个比较争议的点,喜欢的人觉得它很方便,不会干扰其他用户,不喜欢的人觉得它就是异类,违背了家庭组网的原则。抛开这些争议,大家觉得软路由作为旁路由长期使用,真的没有作为主路由稳定吗?有没有长期使用旁路由的朋友说下,谢谢!

731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76 条回复
A1188
95 天前
稳就不要动,还有就是早上晚上不要折腾它
basncy
94 天前
@maybeonly #13 最折腾的是在旁路由上配 coturn, 要同时兼顾 v4,v6, ddns, 走科学的, 不走科学的, 内网的, 外网的. 单纯搞民科跑点服务什么的, 算是小儿科了.
xiaozecn
94 天前
瞎折腾呗。我光猫拨号,二级红米路由器(关闭 IPv6),接的旁路由,而软路由的 WAN 口又接光猫拿了 IPv6 。搞得我自己都晕了😄
frankilla
94 天前
用了 2 年还在继续中。
frankilla
94 天前
@yaott2020 #18 旁路由只出国,除了自己的设备都正常走主路由,你怎么折腾旁路由都不会影响到走主路由的家人,他们也不需要出国,包括智能家居。
EdmondGUO
94 天前
说不稳定是因为搞旁路由的喜欢折腾,今天试试这个系统,明天试试那个方案的,一折腾家里网肯定不能用了。搞完之后不动,跟硬路由比有啥不稳定的?
SenLief
94 天前
只要不折腾你都感觉不到旁路由的存在
neptuno
94 天前
mac mini + surge 做旁路由,超级稳定,从来不用担心会挂
Y25tIGxpdmlk
94 天前
@sunziren #8 一周这种就不要出来说了。
lihaohenqiang
94 天前
@EdmondGUO 不稳定≠不宕机,家用体现不出来。尤其是高负载的网络流量下,软路由和硬路由完全没有可比性。尤其很多流量是通过 CPU ,和网卡通讯绕行北桥,这种和硬件转发比较简直就是低效增加不稳定因素,网络这种场景最好是上专业设备
jaysonmac
94 天前
功能解耦,符合模块化设计理念 [手动狗头]
nzynzynzy
94 天前
个人认为看个视频什么的挺稳定,N1 盒子在我 300M 宽带下挺圆满的。
EdmondGUO
94 天前
@lihaohenqiang #30 你说的对,不过楼主讨论的是家用场景。再说软路由的小包转发也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如果网路负载能把 J4125 打挂,那同样价位的硬路由肯定也搞不定
Kiriya
94 天前
只要不搞成环路就稳定
maybeonly
94 天前
@basncy
搞复杂的策略显然还是上主路由靠谱啊,我家除了 coturn 这些都在主路由上实现了
旁路由开 v6 ,反正我是想不出来除了 nat66 以外的方法

@lihaohenqiang
你说的后半段是指家用吗……家用能长时间高负载,pcdn 也不行吧?
以及,完全想不出来正常家用环境能小包跑满带宽的
现在六百块买个 n100 ,跑满千兆梯子+pppoe 都毫无压力

最后,主路由设计好照样有折腾空间。当然,no zuo no die 。
mooyo
94 天前
稳定用了三四年了 没啥问题啊
lihaohenqiang
94 天前
@EdmondGUO 体现不止小包,比方硬件防火墙,内网交换等等,这些可以通过 CPU 添加指令集或者集成网络芯片能解决不少。刚才也说过,软路由最不好的一点是网卡来通过北桥和 CPU 进行通讯,在加上软件转发,是软路由最不稳定的地方,相对应数据越多延迟也会越高,也就是对网络环境没有专门优化。当然,一般家用也感觉不到,感觉软路由家用还是翻墙和跑插件
lihaohenqiang
94 天前
@maybeonly 一般来说家用都是大包传输,pcdn 也不算家用了。退一步来讲你的 pcdn 就算纯小包,运营商限制你的上行和连接数呀,也不可能实现吧 CPU 全部跑满的情况
creepersssss
94 天前
旁路由 OpenWRT 只进行 BGP 、OSPF 广播,主路由 routeros 获得全部优势,比稳定更稳定
billytom
94 天前
别听他们瞎说,只要你旁路由买的是原装机,譬如 nuc 这种(不过 nuc 不推荐,那个风扇太容易坏了),然后装 debian ,不要用 USB 线转接网卡,用原生的,我跟你说路由器不稳定还不到它不稳定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108814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