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快过半了, 关于国内新的车型和造车企业, 大家都有什么经验和看法?

233 天前
 SymplecticLie

一直看好国内的新能源汽车, 市场确实也发展的越来越好. 但是个人对车型什么的有偏好, 从而对各个造车企业的认识也有失偏颇, 加上整个经济环境的低迷, 自己那点可怜的股票就一直在亏😂. 这里分享一下我的认识, 也想看看大家都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蔚来: 新势力的开创者. 李斌应该还是有眼光的. 10 年前成立之初就在关注, 一开始觉得噱头大于实际, 没太敢买其股票. 现在还是不太赞同其对于造车的一些具体选择. 换电投资真的很大, 也许国内铺设开来会很好, 但对其走出国外持怀疑态度. 乐道或者萤火虫确实应该造, 但开设新的品牌会不会降低本身品牌的影响力?

小鹏: 非常喜欢他家的 P7. XPEV 上市第一天就买了, 涨到最高都没卖, 欢欢喜喜等它给我赚一辆车钱, 后来竟含泪止损🥲. 看来还是有很多人看好电动车市场的, 以至于这样的企业一上市大家都抢着投. 可惜后来的一系列的骚操作实在是看不懂, p5, g3, 飞行汽车, 都什么玩意儿. 可惜一手好牌. 很多人担心 MONA 作为一个系列而不是子品牌会降低小鹏的档次, 这个我倒是觉得没问题, 增加品牌的影响力更重要, 希望能带小鹏走出困境吧.

理想: 由于一开始只在关注纯电, 没怎么了解增程, 忽略了理想. 现在看来, 增程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尤其是在国外. L 系列能进入美国的话, 绝对能把那些歪瓜裂枣打得落花流水, 我对这话负责) 李想同学对于车型和配置还是很有深刻了解的, 脚踏实地造人民想要的车也是个正确的方向, 也许能在这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现在已经全力买 LI 了. 企业做大后也许还是要有远大的理想, 开发前沿科技改变出行方式能让理想走得更远?

BYD: 炙手可热. 国内外很多人不了解造车新势力, 但对 BYD 却不陌生. 在控制成本和研发方面确实也做得很好, 也许能取代丰田独领全球汽车市场? 个人对 BYD 车的设计和配置实在提不起兴趣, 人还是要有的审美的吧.

小米: SU7 也许是一辆好车, 市场好像也不错. 小米能整合供应链, 也能开发出自己的东西, 后续车型应该也不错. 小米已经是巨型企业了, 实在没必要做这种赤裸裸的抄袭. 还真没想到普罗大众对抄袭的容忍度这么高.

问界以及各种界: 有些车型在用料方面还是舍得下本的, 华为光环对车还是有实际提升的. Again, 个别车型的外观抄袭还是很无耻的. 造车厂商和华为还是存在利益分歧的, 苹果在已经栽了, 很怀疑各种界能否走得长远.

其他各品牌: 这个我也没啥有意义的看法, 传统厂商滞后了这么多年, 不知道其现在能否取得优势. 也许能在成本和质量方面取得优势, 这恰恰也是最重要的, 这成就了丰田, 也许能成就某些传统厂商.

好啦, 这里就瞎扯啦一些自己的看法, 也提到了股票. 主要是想了解车, 买股票只是想验证自己的看法.

车圈水军脑残粉太多了, 希望这里能看到更多真实的想法)))

245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汽车
35 条回复
nullpoint007
233 天前
特斯拉进入导致骗补结束, BYD 降价导致 PPT 造车出局, 就看看今年哪个步威马,高合和爱驰的后尘, 卷到最后在牌桌上的车企不会很多, 消费者在这场行业巨变中能得到实惠, 确实也不错, 这么快的迭代速度, 等等党永远不亏
RSTAR
233 天前
中国企业有个特点,喜欢在用户看不到或不了解的地方偷工减料,因为竞争也好,单纯鸡贼也罢,虽然不是所有企业,但还是比较常见。而车这种搭上全家老小性命的东西,我是赌不起。
LandCruiser
233 天前
方眼全球,结合收入,售后保障相关法规,国产车的价格最少还要降 50%才能叫便宜。
Alexsen
233 天前
现在看新能源还在发展的初期,行业竞争激烈,各公司通过价格战来争取市场份额,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产品或服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也可能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从而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汽车。但是后面随之而来的市场增速放缓,行业开始出清整合,最后剩下个位数的几家巨头,就像光伏一样,美国汽车发展初始也是过有上百个品牌的。
wyhooo
233 天前
买车要不是刚需,就等等,这玩意现在和电子产品没什么区别,技术上还没到瓶颈期,所以别着急。

新能源俺只考虑纯电。增程、DMI 确实解决了大多数人的焦虑问题,但在我看来纯属脱裤子放屁。有长途需求直接油车走起,再远就高铁飞机了。

至于电池报废和回收,国内产业链相当发达,储能之类的地方用二手电池的多了去了。

再说品牌,小鹏可能是最先撑不住的;蔚来靠着换电和当地政府还能狗;理想本来靠增程独一份但华系蚕食严重,好在李想仍是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华系有 buff 未来肯定不会凉,但买的话要看具体车型,无脑冲会被坑;小米也是北京政府力挺+品牌效应以后就算不在头部也不至于垫底;迪子在低价策略的路上越走越远,20-40 这个肉最肥的区间啃不动了;另,吉利广汽这些其实也很猛。
SenLief
233 天前
@yuanmomo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国内应该就没看好的,你这应该看好的是空 x ,但实际上空 x 就是拿补贴的玩意。
tangk
233 天前
理想发布 MEGA 后,抄了一波底,没想到后来天天都是底。
jones2000
233 天前
新能源挺好的,把油车价格也给拉下来了。只要价格够低,总有市场的。就算被国外限制了,只要有赚头,总有人愿意引进的。
luvsic
233 天前
@yuanmomo #4
按你的逻辑,你看好哪个产业?
2023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达 725.4 万辆,这 700 万人都是煞笔?
yuanmomo
233 天前
@luvsic 别这么说,你和人家都是聪明人,我才是傻逼,最大的傻逼。
feikaras
231 天前
@luvsic 赌国运而已。局中人看什么看啊。宣传没有一个标点能信的。他们可输不起。
1002xin
229 天前
理想走不出去的,这种车只能在国内割割有钱人的韭菜
1002xin
229 天前
@wyhooo 难得,如此理性又一针见血的评论
pinkbook
227 天前
@RSTAR #22
日本企业有个特点,喜欢在用户看不到或不了解的地方偷工减料,因为竞争也好,单纯鸡贼也罢,虽然不是所有企业,但还是比较常见。而车这种搭上全家老小性命的东西,我是赌不起。

----日企日常鞠躬道歉,我这有事实依据,你的事实依据在哪呢
RSTAR
225 天前
@pinkbook 没有,都是我妄想的,推荐您买国产车,为国家税收和养老金做贡献。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tanronggui.xyz/t/104938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