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go7ten #18 这个不一定算,不过你可以去投诉试试看。不过先查查看具体要求,不然折腾三方。
现在电商平台活动五花八门的,商家自己也会有自己的营销节奏。一个活动结束了,系统自动恢复原价,然后后面又有了新的活动,又降价了。很正常的情况。
不能先涨价后降价这个说法你要去查查具体条款,这个不应该是个泛用的场景,不然极端点,618 打折了,8 月是原价,双十一又打折了,算不算?
出厂日期这事从来都没有硬性要求的,即便是食品,也只是要求印在包装上,没说电商要显著的标在页面上吧。只不过追求新鲜的商品,更晚生产的商家会标注生产、采摘的日期作为更新鲜的卖点。
另外你没必要纠结出厂日期这个问题,因为质保是从你购买之后计算的。如果你可以证明库存商品达不到出厂标准,可以去主张你的补偿,比如换新。
(不过从我曾经的检验从业的经验来看,除非是生鲜水果鱼肉,工业品很难达不到。我还通过 AppleCare+ 换到的彻底没电的库存老手机,充满电之后,电池的性能寿命都没问题。我买回来的鲜奶从来不管有效期的,只要放进冰箱,10 天后的都照常喝,不过我基本只买光明的鲜奶,蛤。前两年最极端情况下,放冰箱过期半个多月的优倍喝起来一点问题没有。)
最后,知情权这个,我肯定不准确的非专业理解,一般主要针对会对人身安全、健康、财产等等造成直接影响的主要主动披露,比如医疗和金融产品;一些非机密的信息在主动询问之后应该披露。
范围应当比较严谨的限定的,否则这个社会运转起来就太累了。比如一个电动车我没必要主动披露我用了哪家的钢材,只要我保证我的成品能符合出厂标准就行。如果你问客服,客服就会回答你,但是多半客服不知道,你强行要求,可能客服会去问同事然后回答你。